程昱知道孫權的性子,想讓他拱手把父兄創下的基業送給曹操,幾乎沒有可能!
程昱為了完成任務,他甚至動了想要像行刺孫策一樣行刺孫權的心思,但并沒有獲得機會。
誰知道孫權一個上位者,竟然對孫策的死因是知情者,自然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對自己的安危護衛森嚴。
孫權統領江東以后,情報網也沒有交給別人管理,而是交給了自己的貼心衛士賈華和宋謙。
他們兩個近身搏斗的功夫,也就是小巧武功相當了得,對孫權忠心不二,自然是盡了全力,把情報機關打理得井井有條。
但他們掌管情報網絡,是把重點放在保護孫權的安全,并監視重要崗位的武將,防止他們威脅孫權的統治。
因此,周瑜、程普等手握兵權的名將,都被他們兩個納入了監視的名單。
但大家都不傻,程普、周瑜等人,不久之后都發現他們被監視了,他們可不是省油的燈,很快就查到了幕后是孫權在主持。要說他心中沒有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程普還沒有什么,他是三朝元老,知道上位者的心態,并沒有計較孫權的監察,當做沒有什么事情。
周瑜心高氣傲,又與孫策是結義兄弟,一直以孫權的兄長自居,輔佐孫權也是盡心盡力。
周瑜可不是什么心胸寬廣之輩,反而是眼里慘不得沙子,在他發現是被孫權監視以后,看在孫策面子上,倒也沒有發作,但也沒有裝作不知。
周瑜上書主動交出手上的兵權,自己以養病為由,躲到潘陽湖訓練新兵,練習水戰,是想要拿捏孫權一下。
自此之后,孫權與周瑜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外人看到的那么融洽!
曹操南征這么大事情,周瑜在潘陽湖早就知道了消息,但并沒有及時做出反應。
周瑜是十分自負的人,他早就想和曹操決一死戰,但他自重身份,并沒有向孫權上書陳述自己的看法,而是等待孫權主動來書請教。
程昱在江東做足了功課,經常會派人向文臣謀士們進獻禮物,私下里以曹操的名義封官許愿,雖然還沒有策反一人,但很多官員都已經動心。
曹操的檄文發來以后,江東勸孫權投降的文臣謀士高達九成以上,比劉琮當時面對的形勢要嚴峻得多,但孫權是極有主意的人,還是沒有動搖。
他派魯肅到江東吊喪,冒著被劉琦奚落的的風險,也要尋求與劉備結盟的可能,其實孫權在內心深處,已經決定要和曹操決一死戰。
因為孫權要是投降,等于把整個家族的身家性命都交給了曹操。
當年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在曹操最困難的時候擯棄袁紹而倒向曹操,可謂雪中送炭,幫了曹操的大忙。
就算是這樣,在打敗袁紹以后,曹家還是過河拆橋,逼死張繡,就連他的兒子張泉也沒有能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