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孫堅起兵以來,孫家與曹操并沒有什么交情,而是與袁術攪在一起,可算是曹操的敵人。
在曹操與袁紹對峙的關鍵時刻,孫策更是領軍要偷襲許都,這是要在曹操的后背捅刀子。
雖然因為被許貢門客的刺殺而終止,但孫家與曹操結下的仇怨可不少,孫權投降以后,肯定面臨清算,朝不保夕!
孫權繼位以后,為了穩定江東,鏟除了不少曹操的明暗棋子,沒少給曹操添堵,這仇怨結的越來越多!
程昱在江東布局多年,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孫權的首席謀士張昭,已經不遺余力地勸說孫權投降!
但這些文人們的想法,顯然還沒有動搖孫權的信心,曹操想要兵不刃血平定江東,難度很大!
但程昱契而不舍,還是在江東做了大量的工作,江東的文臣謀士,他大部分都有過接觸,他們的忠心,并不比劉表手下的官員強多少。
得到孫權重用的張昭兄弟,已經收下了程昱派人送去的禮物,等于默認了曹操的許愿的官職。
但他們絕對不會明著表態,堅守著他們所謂的文人“氣節”!
這些文官們,他們可以勸孫權投降,但絕對不會背叛孫權,所以,盡管程昱以曹操的名義。許諾了高官厚祿,動心的人不少,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背叛孫權。
只有少數人隱晦的表示,只要曹操兵臨江南,他們就會帶領家族第一時間聲援曹操。
魯肅已經說服劉備和江東結盟,還帶來了使者諸葛亮,如果結盟成功,自然是大功一樁。
但現在看來,形勢有點不妙!堂上的爭論,投降派占據很大的上風,魯肅害怕孫權會動搖抗曹決心,到時候失信劉備的就是他魯肅,他里外不是人!
魯肅心中焦急,想要堅定孫權抗曹的決心,看到孫權起身如廁,魯肅急忙站起來跟隨于他的后面。
孫權知道,魯肅有話要單獨和他說,就牽著魯肅的手說道:“|你有什么話只管說出來,孤不怪罪于你!”
魯肅抓住機會,指出了孫權不能投降曹操的關鍵之處,堅定了孫權抗擊曹操的決心。
孫權非常慶幸,自己選魯肅當了代言人,處處替自己著想,不由贊嘆道:
“諸人議論,大失孤望。子敬開說大計,正與吾見相同。此天以子敬賜我也!但曹操新得袁紹之眾,近又得荊州之兵,恐勢大難以抵敵。”
其實,魯肅因為充當孫權的代言人,也得到了不少好處,身份地位,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但機遇與風險,從來都是同時存在的,如果在與曹操的大戰中孫權落敗,趁著還沒有山窮水盡,投降曹操就是孫權唯一的出路,那時候,魯肅就是孫權的頭號替罪羊。
就算孫權想保住他也難,以張昭為首的投降派,絕對不會放過魯肅這個巧言蠱惑孫權的奸臣!
孫權雖然心里已經決定要打這么一仗,但也不想打無把握之仗,他主動與劉備結盟,另一個目的,就是要借助劉備與曹操交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