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卻沒發現,不知不覺中,她已經把為什么叫吳寧來放到一邊了,而是掉進了吳寧的談話陷阱之中,順著吳寧的思路在聊。
“這....”吳寧一陣猶豫,好像是不太想說的樣子。
“沒關系。”武則天含笑鼓勵,“但說無妨!”
“好吧!”吳寧為難點頭,“若有誤謬,陛下原諒。”
“其實,微臣觀秦之一統六國,以往和大多數人的想法是相同的。”
“一來,秦皇文韜武略,遠勝六國之君。”
“二來,秦國名臣輩出,良將如云。”
“三來,秦之軍械遠勝六國。”
“此上三點盡歸于秦,乃天命所賜也!”
“可是......”吳寧話鋒一轉,“近觀前史,臣發現,好像不是這么回事。”
“那是怎么回事?”武則天被吳寧之言吸引,不自覺地就問出了聲。
“陛下您看,論文韜武略,戰國七雄哪個不是明君輩出,英明一世?”
“再說名臣良將。大秦確實比諸雄能臣多一些,可是,細數下來,商鞅、呂不韋是衛國人;李斯是楚國人;張儀是魏國人。這些人都非秦人。”
“而再說軍械,那就更加的謬誤了。”
吳寧道:“秦地地處關中,本不盛產金鐵。所以秦械被逼無奈,只能以青銅為器。”
“就算后來超于鐵器,那也是無鐵之局下,大力開發銅器的結果。”
武則天一想:“......”
對哈,讓穆子究這么一說,頗有幾分道理。秦國好像什么都不占,那它怎么就一統六國了呢?
“那依子究之言,秦國到底憑借的是什么?”
“先不急。”說到關鍵的地方,吳老九這個賤人不說了,“陛下莫急,咱們再往前看。”
“往前看?”
老太太這個百爪撓心啊,心說,我這等結果呢,怎么又往前看了呢?
“看哪兒?”
“看逐鹿之戰!”
得,這一往前,倒是支的夠遠,直接到黃帝戰蚩尤了?
“陛下!”吳寧不給老太太多想的時間,“黃帝部落發跡黃河中上,與炎帝結盟。”
“蚩尤則是九黎之主,善御獸而戰。”
“停!”武則天不想聽他廢話,“說重點。”
“好!重點!”
吳寧應下,“重點就是:農耕戰勝了狩獵!”
農耕戰勝狩獵?
武老太太一怔,登時明白了吳寧的意思。
黃帝和炎帝聯盟代表的是農耕,而蚩尤的九黎部則是以馴獸和狩獵為主要生存方式,代表的是狩獵。
“正是炎黃之大勝蚩尤,使得事農耕作的方式成了黃河流域的主導。也形成了中原第一塊,也是最大的一塊,延續至今的糧產重地!”
“此后三千載,中原興衰幾乎都圍繞著黃河流域的這塊糧產重地而發生。”
“......”
武老太太被吳寧說的一愣一愣的,早就忘了叫他來的目的。
“子究是說....”
他是想說秦之興起也與這塊產糧地有關?
可是,不對啊?秦是在關中一帶,這塊不全歸它啊?
況且,戰國時還有楚呢?楚國是在長江中游荊湖一帶,也不算這塊地里的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