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融入班級,實際上是一個相當寬泛的目標。
往簡單了說,當顧瑾言被分配到高二五班的時候,他就算是成為了這個班級的一員,算是融入了班級。
但要往難了說,那他就得獲得班上所有同學,連帶各科科任老師和班主任老師在內的認可,大家都認可了他是這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一員,那他才是融入了這個班級。
所以這個任務的難易程度,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取決于顧瑾言有多努力,找沒找到正確的方法,而是在于系統對完成情況的審核標準。
至少在這個方面,顧瑾言真的很希望自己的系統也有網絡里那種可以討價還價的靈智,能夠在這些語焉不詳的地方給點解釋。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什么都要靠自己試驗著來。
在花費了許多功夫與人結交,卻直到班主任站上講臺都依舊沒能聽到期待的提示音的顧瑾言,一邊考慮著之后的行動規劃和任務完成方法,一邊托著臉頰不知道第幾千次地抱怨著系統的不智能。
完全沒有在意講臺上凱凱而談,做著自我介紹的班主任石磊石老師,和班上的其他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班上其他人對石磊的出現反應非常興奮,因為這位雖然不是語文教研組的組長,但卻分管著學校的校報,再加上其麾下有過不少成績的詩社,所以在學生中間有著遠超教研組組長的名氣。
蓉城七中絕大部分的學生就算完全沒和他接觸過,卻也至少從校報上看見過他的作品,聽說過他的名字,所以對于這些人來說,有這么一個‘名人’來當自己的老師,那肯定是非常值得高興得。
畢竟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隨機分班過來的,在石磊登臺自我介紹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班主任老師會是誰,而少部分關系戶里除開那種用權財降維打擊硬砸進來的一兩個人以外,最多也就是知道和自己有關系的那個科任老師。
所以石磊的出現,能夠給他們帶來一種驚喜的感覺。
而顧瑾言不一樣,他雖然也是降維打擊硬擠進來的,但是他舅媽是學校的教導主任,而且還是當著他的面決定的班級,當時順便也就跟他解釋了一下為什么會給他選這個班的原因。
所以他對六個科任老師都有大致的了解,而其中作為班主任的石磊了,更是舅媽之所以把他安排到五班的核心因素,自然是對著顧瑾言把這個人的優點一通狠夸。
再加上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回憶起來的些許信息,可以說顧瑾言對石磊資料的了解,比他在詩社的那些粉絲都還要來得齊全。
畢竟那些粉絲可不知道自己看起來有點民國范的偶像居然真的那么有民國風范,未來居然會和小自己十多歲的學生結婚。
當然,這倒不是顧瑾言和石磊關系有多親密,實際上在今天之前只是單純的見過而已。
之所以會知道這些,純粹是因為和石老師未來媳婦一家算是他關系比較近的旁門親戚,她的哥哥未來因為這份親戚關系當過顧瑾言幾年的司機,拿這個當趣聞跟顧瑾言說起過好幾次,湊巧還有印象。
再加上本身沒感受過這個人的名氣熏染,既不追捧又不好奇,自然也就不會有什么興奮了。
在普遍表現出好奇和興奮的同學們中間,顯得尤為特殊,也正是這份特殊讓顧瑾言在之后搬書的時候很輕松地就獲得了石磊的好感。
倒不是說石磊腦子有毛病,越看不起他的人越有好感,那是霸總偶像劇里的劇情,現實里這種人大概只能在精神病院里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