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東方院這里也出現了大部隊,他們手里紛紛拿著二胡,馬頭琴,琵琶,長笛,蕭,笙,中阮,嗩吶。
當兩邊人都擺好之后,李軒身邊的錢主任已經驚慌失措了。
李軒看著兩邊,嘴角的笑容則是一直沒有收斂。而此時的學生們則是互相對視一眼,然后兩邊好像非常有默契一般,一同開始彈奏,而演奏的居然是同一首曲子,乃是著名的俄羅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這一首曲子的難度可是世界級的,就連鋼琴曲,最普通的都有八級。
而令李軒驚訝的是,兩邊的樂器雖然非常不同,但居然非常合拍,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豎琴對古箏,低音大提琴對馬頭琴,大提琴對琵琶,中阮。小提琴對二胡,西洋長笛對中國竹笛,簧管對竹蕭。英國長管對笙。
不同于錢主任的驚慌失措,李軒則是聽的正入迷,而就在這個時候李軒突然聽到了鋼琴的聲音,李軒有些驚訝,看來學院里面也有非常厲害的鋼琴學生的。不知道東方院里那什么樂器來跟鋼琴比呢?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軒突然聽到了東方院里面傳出一陣陣很像鋼琴的聲音,李軒眼睛一亮,然后說道:“真是沒想到居然用這件樂器。”李軒所說的樂器正是中國傳統樂器,揚琴,揚琴的音色可以說非常像鋼琴,可以說與鋼琴發音的原理很像。而唯一區別的是,鋼琴是鍵盤性樂器,而揚琴因為是用兩根琴竹彈奏,所以本來揚琴與鋼琴原本為同宗的樂器就這樣走了不同的道路,一個成為了鍵盤形樂器,一個成為了打擊樂器。
而就在雙方把鋼琴與揚琴都搬出來之后,場面又一次陷入了僵持狀態。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一聲嘹亮的聲音出現在東方院里面。李軒聽到后眼睛一亮。
這時候,東方院里面一個男學生吹著嗩吶就出來了。正所謂誰與爭鋒,嗩吶本就是音樂極其寬廣以及嘹亮,并且非常具有獨特性,任何樂器與之配合都能夠被其碾壓,同時嗩吶也不是不能融入,靠著吹奏的方法也能夠很好的融合進所有的樂器里面。
當嗩吶出來的時候,李軒就知道了,勝負已定。
果然,嗩吶靠著他那嘹亮的聲音以及獨特的節奏直接把對方鋼琴的節奏打亂,而剩余的西方樂器也都停止了演奏。吹奏嗩吶的學生看到這個樣子后臉上一喜,又吹起一段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分為喜樂和哀樂,也就是說從一個人出生到成年結婚再到老了去世,百鳥長風這一首曲子就包圓了。
而嗩吶在打亂對方節奏之后,立刻就給了他身邊的人一個眼色,然后再一次吹起野蜂飛舞、這一次,西方院里面的人再也沒有把握好節奏。
而此時在樓上院正辦公室里面,四大天王還有所有中國民族樂器的先生們在看到東方院占據上風之后立刻就歡呼起來,就連方金龍也是一輛笑意。
而西方院的一間教室里,西方樂器的老師們則是個個戳頭頓足,同時一臉恨鐵不成鋼。紛紛感覺要是他們自己親自上,一定能夠戰勝東方院。
而西方院的教導主任這時候說|:“勝負已分,我們西方院輸了。”而一旁的一個老師不服氣的說道:“那是我們的學生技術不行,如果我們上,一定能夠打敗東方院。”他說完之后周圍也有幾個老師紛紛點頭響應。
教導主任看到他們不服氣也能理解,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他還是說道:“別忘了這些可是學生,輸了就是輸了,你們這些老師確實比這些學生好,但別忘了你們是老師。這次的切磋我們還是輸的起的,并且我是心服口服,畢竟如果是老師之間的對決相信同樣是這個結果,對面的老師們都是什么樣的存在你們都清楚。”教導主任說完之后所有的老師們都沉默了,確實,不說別的,單單四大天王,每一個都能完爆他們了,人家在自己擅長的樂器上面鉆研了多長時間啊。
下面就成了東方院表演的節奏了。當野蜂飛舞的最后一個音階結束之后。西方院的人也是個個露著沮喪的神色。而東方院則是沒有任何表情,而是緩緩的收起了自己的樂器,然后離開了。
之后,西方院的學生們也都紛紛沮喪的離開了。
此時的錢主任看到西方院的學生對決輸了之后,也是有些恨鐵不成鋼。而李軒這時候則是輕松地說道:“中西結合啊。還是挺不錯的。那為什么要放這個柵欄呢?難道是因為怕互相干擾?”
錢主任則是有些小心的說道:“是,是這樣的。”
李軒則是笑著說道:“可是你們剛才聽出有干擾嗎?真正的問題不是互相干擾,而是互相接受,把這鐵門拆掉吧,好好的學院,干嘛搞得像牢房啊。行了,回辦公室,這次我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李軒說完就直接向著院正辦公室而去。他相信,這就是師父方金龍讓他看的東西。
而李軒一邊走也是一邊沉思,學院確實需要改革了,因為李軒知道,不僅東方院和西方院的文化不同,連互相稱呼都不同,如何能夠融合,就算是不融合,也不能出現像今天這樣的局面。
當李軒個錢主任來到辦公室之后,李軒就發現了四大天王還有東方院一眾的老師們都在自己的辦公室。李軒笑著說道:“都挺齊啊。師父,您這次為了讓我看到這樣的場景真是用心良苦啊。”
方金龍則是搖搖頭說:“小軒你誤會了,這次的對決完全是學生們自己搞的,我們只是發現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很長時間了,所以怕引起什么更壞的結果,才讓你來這里的。”
李軒聽到方金龍的話后立刻就驚訝了,沒想到這些學生居然這么可愛。沒錯,是可愛,在李軒看來,這次的對決證明在場的學生都是有思想的,他們并沒有因為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而是會增加自己的感悟,這才是李軒需要的學生。在李軒看來,這樣的學生是可愛的。也是大有前途的。現在不過是各自思考的東西有沖突,而鉆入牛角尖了,只要稍微一點撥,就立馬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