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坐在椅子上,然后對著錢主任說道:“錢主任,給西方院的人打電話,就說我要開會,全體老師和相關高層去會議室。”
錢主任聽到后立刻就說道:“好的院正。”
當錢主任離開之后,李軒對著方金龍他們說道:“本來我以為建造一個學校,然后致力于推廣中國的民族樂器,之后為了不至于固木自封,能夠與世界接軌,就引進了西洋樂器的教學,但現在,我發現東西兩院居然到了如此的地步。”
方金龍這時候說:“目前也正是學院思想轉型的時候,當初學院只是一個私人課外班,這樣的情況沒有什么問題,但此時,熾陽已經成為了一個學院,所以思想也要進行升華。”
李軒聞言就點點頭說:“確實,這一次,看來是需要好好改變一下了。”
當李軒說完之后,他就收到了錢主任的回復,稱所有西方院的老師和主任都已經到達會議室。李軒聽到后就直接和方金龍他們去了會議室。
當李軒來到會議室之后,就直接坐在會議桌的最前方,他的右邊是東方院的高層與教師,左邊是西方院的高層與教師。
李軒對著在場的所有人說道:“剛才我見到了一場非常震撼的演出。”當李軒說處在這句話的時候,西方院的老師們則是底下了頭。
李軒則是說道:“這次的演出非常好,讓我看到了東方與西方的完美融合。”當李軒說完這句話之后,在場的人都紛紛露出驚訝的神色。
李軒接著說道:“我要說的是,不管是中國的樂器還有西方的樂器,都有他不可替代的一面,他們是不可比較的,所以這種思想以后我們要去除,還有就是東方與西方也是可以融合的,而且會融合的非常完美。我問一下給在場的人們,嗩吶,長笛,琵琶,揚琴,這些樂器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當李軒問出這句話之后,在場的所有人都驚訝了,答案不是很明顯了嗎?這時候,西方院的教導主任說道:“他們都是中國的樂器。”
李軒則是搖搖頭看著他說:“不,你錯了。”西方院教導主任立刻就驚訝了,而李軒則是緩緩地解釋道:“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而長笛最早是由歐洲人發明,不過竹笛是中國的樂器,他是中國與西方之間的一個默契。而琵琶,最早乃是從西域而來,從南北朝時期徹底定型為現在的琵琶,并且目前最認可的說法是最先中國發明了琵琶,但現在的琵琶則是從中東兩河流域而來。揚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傳入,最初是為曲藝伴奏,并形成多種流派。”
當李軒說完之后就看向西方院的高層和老師們,他們則是疑惑的看著李軒。李軒對他們說:“我之所以說這些就是專門對西方院說的,我說這些的目的不是要讓這些西洋樂器來到中國之后從而迎合中國進行改變。那樣反而不美。我真正的目的就是,既然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海納百川,那我們現在為什么就做不到了呢?”
在場的人聽到李軒的話后都陷入了沉思,就連東方院的人也是這樣。
李軒接著說道:“這次東方與西方的交流中,我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我認為這樣的對決要提倡,而且還要多搞。”眾人聽到李軒的話后又驚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