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圖書館之后,李軒直奔古籍修訂專欄,然后是語言學的專欄,開始尋找,找到一本就開始尋找下一本。
“《爾雅音義》孫炎?就是你了。”
“《聲類》,魏左校令李登所著,收了。”
“《韻集》,《文心雕龍、聲律》劉勰著。《經典釋文》,《切韻》《韻書》《唐韻》··········”
從最早的南北朝有關書籍,一直到清朝的,李軒全部尋了一遍,然后做好的筆記,一些無法拿走的書籍也只能先記下,后面再進行研究。就連有關于現代普通話書籍李軒也都找了一遍。
之后,李軒就捧著大量的書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在之后的時間里,李軒開始忙了起來,并且除了自己有關于考古和文學的研究之外,還多了一份古代語言學。而李軒也深深地癡迷其中,甚至有的時候研究結束準備休息,但抬頭一看,天空已經開始發亮了。
就這樣,一直到半個月后。這天李軒讓趙龍帶自己出去散散心,而趙龍也知道李軒這段時間比較辛苦,于是帶著李軒來到了密云水庫,二人就在水庫旁邊釣魚。
這個時候,李軒突然感覺到自己的魚竿有魚咬鉤了,于是立馬用力一拉,一條長不到十公分的小黑鯉魚出現在李軒的面前,而且還不停的扭動著身軀。
李軒嘆了一口氣,然后把魚鉤從魚嘴里拿出來,直接把這條可憐的小魚給放回水庫里面。
今天李軒之所以出來散心,主要是自己的研究遇到了分水嶺,還有就是想出來透透氣,畢竟李軒已經讓自己憋了半個月了。
李軒最近正在做一個決定,那就是想要為古漢語的標注做一本書,之所以是書,就是因為古漢語的發音雖然與如今大行徑庭,但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沒有斷層的國家,使用漢字幾千年,除了很少的字體,基本上意思沒有變化。
所以就不用像修訂字典一樣的做,只是負責對漢字進行注解標音,至于漢字的意思還有與之對應的詞組,則是交給新華字典了。不過李軒也不是只標注單字,比如在上古漢語中,有許多的字體大部分現代人都不認識,即便是翻譯成簡體字也不認識,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那樣的字已經成了生僻字了,許多人別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能連讀都不會讀。
比如簋(gui三聲),這個字代表著是一種器物,一種青銅禮器。而且這個字還是非常常用的,相當于鼎。
但在現在,基本上很少有人認識了。
看到這里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人想要聽聽古漢語是什么樣的呢?在下敢保證,絕對有,那么為了滿足大家,小編將會在未來隨著劇情的發展,從而隨時更新作品相關,里面會奉上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古漢語的音源以及視頻鏈接。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同時如果有各位大大看在小編用心良苦的份上而送推薦票,小編一定會感激不盡的。
彩蛋,后面可能會有用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古漢語演唱現在的流行歌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