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關押半個月后,山匪們放年輕勞力們出來了。
許明掃了一眼附近的勞力,沒人逃走,大家都明白,物是人非,十五天時間足以讓良家子變成匪徒。
憤懣是大多數人的心思,他們有家不能回,不是因為自己為非作歹,而是因為延龍山寨的山匪要增強山寨的力量。
形勢比人強,這些年輕勞力們現在沒辦法報仇,但不等于以后就不報復。
許明沒能如愿成為山匪中的“主力軍”,他榮幸的成為一名山匪版農夫。
劉青將一把鋤頭放到許明手里,鄭重道:“好好種地,以后有機會逍遙快活。”
許明接過鋤頭,回給劉青一個大大的笑臉。
延龍山的地在半山腰,估摸有三四百畝良田,另外還有上百畝正在開墾。
在田里干活的幾乎都是山匪,他們不喜歡干這活計,整天低著頭犁地,累得要死,遠沒有搶掠大戶來的痛快。
當然,如果這些田地是他們的,而且他們沒有土匪身份的話,他們應該很樂意開荒種地。
山匪大都是迫不得已落草,正如被裹挾到山上的年輕勞力。在有地種的良家子與山匪之間選的話,答案無疑是前者。
許明拿著鋤頭,聽從山匪們的安排,在半山腰老老實實的開荒。
他干起農活一板一眼,不偷懶,踏踏實實的,看著就讓人安心。
實在累了,便拄著鋤頭,依著樹干,欣賞山間風景。
延龍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上山一條道,下山一條道,選這里做山寨的人很有眼光。
假如山寨有足夠糧食的話,把守好上山的道,稍微防守下山的道,就算有幾千官兵上山剿匪,怕也得鎩羽而歸。
上山的道在山向陽的那一面,坡度比較低。下山的道在背光的那面,坡度比較陡。
這就使得官兵只能通過向陽那條道上山,而匪徒們住在山上,上下山有兩條道選,無論走哪一條,均比官兵容易的多。
…………
入夜,晚風微涼,月色皎潔。
許明蒙著臉,悄悄前往山巔,被關在牢中說水滸的日子里,他可沒閑著,一有機會就旁敲側擊的打探延龍山寨的情況。
延龍山有三位當家,大當家具體名字無人知曉,人稱趙大王。二當家名喚邵大,為人仗義,也是響當當的好漢。老三牛才俊,生性狂傲,不喜歡約束,乃是三位當家的中匪氣最重的。
那日黃梅縣遭了匪,便是三當家牛才俊的手筆。
許明對這位大當家的很感興趣,趙大王,來歷不明,不像是尋常匪徒,亦或者綠林好漢,倒像是軍中之人。
據劉青所說,趙大王定下規矩,不準手下的人襲擊平民百姓,只搶大戶。
牛才俊匪氣重,不怎么守規矩,但他聽趙大王的管束。
如今趙大王的身體不行了,沒人管得了牛才俊,才有牛才俊下山劫掠普通百姓一事。
趁著夜色,許明摸到山巔,遠遠的望了眼有“重兵”把守的庭院。
他收斂氣息,放慢速度,緩緩靠近。
十幾日的修養,實力已恢復到從前水準,放眼江湖也沒幾個人是他的對手。
許明縱身一躍,跳到房頂,接著緊緊的趴在瓦片上。如此蟄伏了半個時辰,他才繼續移動。
雙腳勾著屋檐,頭在下,雙手扣住磚墻的縫隙,整個人好像長到墻壁上,一動不動。
“爹,你別亂說,肯定能挺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