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大人所言不假,楚弦官履的確是如此。”那邊吏部尚書也是出言證實。
蕭禹顯然還有話。
“當年,圣朝初立,太宗圣祖如何選拔人才,如何選拔官員?那不就是從年輕文人和修士當中選拔的,當初圣朝年輕的官員比比皆是,因而不可因為年紀而限制官員的選拔。除此之外,從楚弦官履可見,楚弦雖擅長查案斷兇,但對其他政務也是了若指掌,做的很出彩,甚至,在定海縣,他離任時,百姓萬人相送,試問,如今還有那些地方官員能做到這一點?所以,還是不應該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想法和老舊思想困住手腳,該做事情的時候,就是要放開手腳去做,提拔獎勵也是一樣,我建議,提升楚弦官品,從正六品,提到正五品,但依舊擔任提刑司總推官,畢竟,提刑司的官制,也應該變變了,就像是孔謙,擔任推官已有三十年,可他的官位,一樣是正六品,這次,借著官制度改革,應該一并將孔謙的品級也提升到正五品。”
顯然,蕭禹的話分量十足,誰都看得出來,太師呂巖十分看重蕭禹,之前仙軍衛誰的命令都不聽,甚至不理睬楊真卿,但卻聽從蕭禹之令。
這說明什么,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情,說一句大膽的話,等到呂巖辭官而去逍遙天地時,怕是太師之位,就輪到蕭禹來做了。
而且蕭禹聰明之處,就是不光是說楚弦,那是順便將提刑司的官制改革也提出來,最好的例子就是孔謙。
孔謙做了那么多年的推官,可謂是勞苦功高,資歷和功勞那都是足夠升官,別說五品,就是四品,那也是綽綽有余,可就是因為提刑司官制的問題,只能是停留在正六品這么多年,今次借著楚弦的事情一并解決,也算是讓圣朝推官看到了一線晉升的希望。
以前,做推官,最高就是做到孔謙這樣,提刑司總推官,正六品,但蕭禹的建議下,如果能將總推官的官品提升到正五品,那地位肯定不一樣,對下面的推官,也是一種巨大的激勵。
“蕭中書的建議很好,我贊成。”大司空第一個表態,這位是一品大佬,如果說之前只是蕭禹,份量還不夠的話,加上大司空,那就不一樣了。
“我也贊成。”大司徒也點頭。
“此事,隨后我就會擬定一個章程出來!”吏部尚書也是支持的。
這么一來,就算有人有不同的意見,也不好說了。楊真卿沒吭聲,這種事對他來說無關痛癢,如此一來沒必要反對。
但對王神齡來說,就有些惱火和不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