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這個時候別說鄭芝龍,就是顏思齊都還沒有出生呢。
(注:一代傳奇人物顏思齊生于公元1589年,還得幾年時間呢,而鄭芝龍則是生于公元1604年。)
所以這時候的臺灣還處于極其落后的時期,人口也不多,幾乎相當于一張白紙。派朱翊鈞前往那里當王,當然得好好規劃規劃。
首先必須派一支軍隊跟過去,不然那邊可是倭寇與海盜橫行。就朱翊鈞那兩把刷子,性格偏向軟弱,自小也沒吃過苦頭,過去能不能活命都將是問題。
其次毋庸置疑需要大筆資金,沒錢就是扯淡,誰都不愿意過去。況且那邊現在還是一窮二白,沒有錢寸步難行,做什么都需要錢。
但無論是軍隊還是資金,這在朱翊镠看來都不難,難的是物色負責人——既要忠于大明,又要忠于朱翊镠,還必須得聽朱翊鈞的話。
否則天高皇帝遠,到了那邊一言不合就反了要自封為王,那以朱翊鈞的能耐指定壓不住。
所以派誰護送朱翊鈞并協助他治理東番才是最頭疼的一件事,符合這條件的人可真不好找。
這天,朱翊镠坐在東暖閣里,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將他認識的人,不僅包括來到這個世界認識的人,還包括停留在他記憶中的人,都翻了一個遍,仍沒有發現這樣的人。
找他信任的人吧,到時候肯定又不受朱翊鈞待見,倘若去了被朱翊鈞處處提防,那也是白搭;找原來朱翊鈞信任的人吧,朱翊镠又不放心。
但不放心還是其次,關鍵是派朱翊鈞的人過去,指定只聽朱翊鈞的而不聽他的話,不按他的計劃行事。
倘若任憑朱翊鈞帶人過去胡來,想要振興臺灣無異于天方夜譚,至少十年八年看不到希望。
琢磨來琢磨去,朱翊镠也沒有琢磨出一個理想的人選。
既然琢磨不出來,朱翊镠索性反其道而行之,去見朱翊鈞,直接問他想帶誰去,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朱翊鈞與王喜姐還在翊坤宮里被軟禁著。朱翊镠與鄭妙謹去了。
如今朱翊镠已經登基大赦天下,盡管朱翊鈞知道無力回天,但他對朱翊镠的態度還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朱翊镠倒無所謂,反正成功取得皇位,與朱翊鈞又談不上什么深感情,將他送到東番眼不見為凈得了。
只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真心想要將東番治理好,別過去一塌糊涂只知道開口向朝廷要錢供養,那與朝廷養一群豬沒什么分別。
朱翊鈞愿意過去,朱翊镠還不愿意掏錢呢。本來豢養皇室宗親這群大毒瘤他就有心改革切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