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馬上要去東番就藩了,所以今兒個來想與大哥好好聊聊。”
朱翊镠心平氣和。
朱翊鈞依然抱有敵意,沒有看朱翊镠與鄭妙謹一眼,也沒有搭話。
“我也是為大哥好啊。”朱翊镠接著說道,“如今我已經登基詔告天下,相信大哥不會再抱有任何幻想了,既然一定要前往東番,那就得好好規劃規劃。”
朱翊鈞依然沉默。
見狀,王喜姐在旁識趣地接道:“皇帝言之有理,聽說東番孤懸海外,人煙稀少,沿海一帶時常還有倭寇與海盜出沒橫行,不知皇帝有何想法?或者說對我們有何期望?”
朱翊镠坦誠地回道:“我會調集一支軍隊過去守護,同時會就近遷徙一部分居民去那里生活,前期還會在經濟上和人力上等各方面支援你們,但現在仍感覺有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依然是王喜姐在問。
萬歷皇帝雖然貌似在聽,但目光里滿是敵意,瞥向另一邊。
“就是軍隊的首領必須要聽話,終于我朱明,否則到那邊反了,你們就會有危險,我們鞭長莫及也會感到頭疼;而且必須還有能力與眼光,否則正如大嫂所言,東番沿海一帶經常有倭寇與海盜出沒,去了無法保證安全。這樣的首領想來想去實在不好找啊!”
王喜姐點了點頭。
朱翊镠接著說道:“今兒個來,就是想誠心問大哥一句,不知道大哥心中是否有合適的人選,否則送你們去東番讓娘、母后與我都不放心。”
“那就不去。”朱翊鈞終于開口了,但帶有極大的情緒,氣咻咻的,并且目光依然沒有轉移過來。
朱翊镠微微一笑,問道:“大哥不去東番,那想去哪里?難道要我送你們去鳳陽嗎?之前就說過,眼下大哥的路只有這兩條,沒有其它選擇。”
朱翊鈞又沉默了。
朱翊镠也頓了一頓,有心留給他們思索的時間,然后才問道:
“派戚繼光總兵隨大哥前往東番,不知大哥意向如何?”
“不行。”朱翊鈞脫口而出,并沒有多解釋什么,但朱翊镠似乎也能明白,畢竟戚繼光是被他調走的。
雖然看似平調,但實則貶黜。
這時候派戚繼光去,朱翊鈞反對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說實話,如果真派戚繼光過去朱翊镠倒很放心,沿海一帶的倭寇與海盜見了戚繼光都瑟瑟發抖,這樣更利于東番的穩定。
“派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或李如柏過去呢?”朱翊镠又問。
畢竟當下最有軍事天賦的只有戚繼光與李成梁,但李成梁需要鎮守形勢更為復雜的遼東,指定不能調走,李成梁兩個兒子也很不錯,而且絕對會效忠于朱明。
然而朱翊鈞依然堅定地說:“不行。”
“那大哥想要誰?”
朱翊镠索性直問,怎么說也是當了十幾年皇帝的人,雖然親政的時間并不長,但好歹對朝中可用的官員有一定的了解吧?
“要誰給誰嗎?”朱翊鈞問。
“當然會考慮。”
“馬芳兩個兒子馬棟與馬林。”
“……”朱翊镠微微一滯,心里頭不由得“靠”了一聲,還真會挑人哈。單憑想到馬芳的兩個兒子馬棟與馬林,說明還有點兒眼光,并非一無是處。
馬芳是明朝名將,雖然他已經去世兩年有余,但因為歷仕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在與韃靼作戰中屢立功勛,所以名聲依然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