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推手正是朱翊镠。
從這個層面看,她非但不恨,反而要感激朱翊镠。
畢竟人嘛,必須得向前看,當一條路荊棘叢生完全看不到希望時,為何不繞開它擺脫它,而重新選擇一條能看得到希望的光明大道呢?
人相較于動物最大的優越之處不就是能夠自主選擇嗎?
所以現在要問她恨不恨朱翊镠,她可以明確地回答說不恨了。
馬棟贊賞這是因為她有大格局,因為,但凡心胸狹隘沒有格局的女子,十有八九都會痛恨朱翊镠的。
王喜姐就當是吧!
她現在只想好好活著,而且必須活在當下,這樣才有意義。
……
送來的一千女人該如何安置?盡管有了,畢竟還是男多女少嘛。
這是王喜姐比較關心的問題。
雖然她已經不再理事,但只要能幫馬棟,她還是愿意。
馬棟解釋說女人不是送來供這里的男人享樂,而是希望男女組成家庭,在這片土地上生兒育女扎根下來。
最迫切需要的男人可以追求,但必須征得女人的同意,任何敢胡來的,將嚴懲不貸——這是原則,是律法。
畢竟也不是所有男人都需要女人。
像馬棟他就覺得不需要其她女人。
當然這也是朱翊镠的旨意,眼下暫時只能解決最迫切需要的男人,前提是必須給予女人以足夠的尊重。
王喜姐表示欣慰。
透過朱翊镠的政策,她似乎看到了女人該有的覺醒。
男人賦予只是一部分,更多還需要女人自己去爭取。
所以她主動請求,將這一千女人的日常管理交給她。
馬棟大喜。畢竟王喜姐有管理后宮的經驗,女人交由王喜姐管理再也合適不過。沒有誰敢在她面前放肆,這片土地上的官員將士無不尊重她。
王喜姐還關心“呂宋煙”。不說有多反感馬棟愛好抽這玩意兒,但她知道抽多有害健康,希望馬棟少抽。
馬棟告訴她已經戒掉了,自打對她表白之后就已經戒掉了。
而且還告訴她,朱翊镠也特意叮囑過,不能多抽呂宋煙,懷疑有毒,是不是鴉片,能不抽盡量不抽。
王喜姐終于放心了,想必是因為王安回京后向朱翊镠稟明。
……
為了彌補臺灣領土目前男多女少的缺憾與現狀,作為一項政策,朱翊镠允許軍人蹴鞠活動。
蹴鞠的發展,漢朝是一個高潮,唐宋是第二個高潮,早就有了充氣球的出現(南朝以后就有),到遼金元時期成為朝廷節慶的節目之一。
到大明朝,蹴鞠仍廣泛流行。《明史》上記載,擁兵三吳、稱兵割據的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
可見蹴鞠已和淫樂連在一起。所以在明太祖朱元璋稱帝之后傳下圣旨,嚴厲禁止軍人蹴鞠。
可明太祖的圣旨只能禁止軍人,并不能改變蹴鞠的娛樂性質,也不能禁止民間的蹴鞠活動。明代已經有了專門制作“鞠”的手工業作坊,出售各式各樣的鞠,時名為“健色”。
男人血液里都有狂熱的勁兒,即便沒有男多女少的現實,朱翊镠也會逐步放開這項禁令。
自此,臺灣正式步入穩定階段。對臺灣的布局,暫時也可以告一段落,該做的,朱翊镠都做了,接下來就看馬棟與王喜姐如何表演。
雖然鞭長莫及,朱翊镠無法親臨臺灣指導,但他相信馬棟與王喜姐,也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權力,同時承諾保證對臺灣提供各種援助。
包括經濟上。
此前朱翊镠便在李太后面前闡述過這個觀點,此時對臺灣提供經濟援助不同于朱翊鈞當政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