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遼東的安全,壓在李成梁一個人身上,這當然很危險。
軍隊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其它方面也存在著隱患。
李成梁能夠坦誠交代,一是感覺這時候不能欺君,二是感覺自己在遼東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
即便告知朱翊镠真相,也不怕被人頂了他總兵官的位置。
這是李成梁的底氣所在。
朱翊镠也明顯感覺到了。眼下的遼東確實離不開李成梁。
對遼東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首先要解決邊患。
……
抵達遼陽時,李如松與曾朝節等人開城門迎接圣駕。
曾朝節見到朱翊镠,竟激動得淚如雨下。想當初朱翊镠還是潞王時,就派他來遼東調查研究。
后來回京過一次,再后來與努爾哈赤、張懋修二度來到遼東。
曾朝節是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的進士,算得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中進士時已經四十多歲了。
此時他已是五十歲的人。他自己當然不知道將來仕途如何,在遼東還要待多久,但朱翊镠清楚。
此刻見了朱翊镠如此激動,一來是感嘆于得到朱翊镠的青睞而感激,畢竟朱翊镠還是潞王的時候就在重用他。
二來是對朱翊镠吩咐的任務,感覺此時已經有了很深的認識,急切盼著能與朱翊镠進行一場面對面的交流。
他還想著不知道什么時候有機會回京,卻不料朱翊镠御駕親臨遼東。
盡管淚如雨下,可曾朝節望著朱翊镠,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為什么見朕要哭?心里有委屈?”朱翊镠好奇地問道。
旁人也很好奇,五十歲的人了,怎么還哭得像個孩子?
“讓陛下見笑了,臣是激動。”曾朝節抹了一把淚水回道。
“有委屈嗎?”朱翊镠不禁又問一遍。
“沒有。”曾朝節篤定地回道。
“那是不是有許多話要對朕說?”朱翊镠已經猜到了。
“是。”曾朝節連連點頭。
“師祖,還是先說師父的事兒吧?”朱八戒早已經等不及了。
朱翊镠臉色微微一沉,順勢投遞過去一個不友好的眼神以示警告。
朱八戒嚇得立即閉嘴,不明白師祖為什么不像他一樣心急如焚。
剛到廣寧時,朱翊镠還是關心努爾哈赤的境況,所以一到便問。
可從李成梁那兒得知,努爾哈赤堅強地挺了過來,這一路上也不見匯報努爾哈赤失守的消息,故朱翊镠這會兒不著急,努爾哈赤肯定還能挺。
至少佛阿拉城沒有遭遇變故,不然李如松應該會第一時間稟報。
而朱八戒只是干著急,腦子本就轉得不夠快,哪想到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