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了這位總督大人一眼,皺眉說道“朕給你信中不是說過,讓你不要來”
何詠志總督乃天下七路總督之一,雖比薛清的地位稍弱,可也稱得上是一品大臣,但在皇帝面前,卻沒有絲毫大人物的風范,苦笑說道“陛下難得出京,又是來的東山路,臣及路州官員俱覺榮彩,怎能不前來侍候。”
很明顯,七路總督都是慶國皇帝最信得過的親信之臣,皇帝笑罵道“滾回你的濼州去,總督統領一方官軍,做好份內事便罷,朕身邊何時少過侍候的人”他看了身后的范閑一眼,說道“有范提司跟著,你就回吧。”
何詠志不敢反對,知道這位陛下雖然面相溫和,但向來說一不二,也不敢再耽擱,復又跪下叩了個頭,與范閑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便急匆匆地領著人回到總督府所在的濼州去了。
范閑微笑看著,一言不發。
大東山極高,如果以范閑的計量單位來算,至少有兩千米,而在這座山四周除了大海便是平原,兩相一襯,愈發顯得這座山峰突兀而起,高聳入天,若要登臨而上,無人不覺心寒。
好在大東山臨海一面是光滑無比的玉石壁,而在朝著陸地的這邊卻是積存了億萬年來的泥土生命,石階兩側,青草叢生,高樹參天而起,枝葉如綠色的小扇遮住了夏日里初起的陽光,隨著山風輕舞,就像無數把小扇子,給行走其間的人們帶去絲絲涼意。
或許正是如此清幽美景,才給那些上山添香火的百姓們勇氣,讓他們能夠走完這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石階。
數千禁軍布防于東山之下,隨著皇帝登臨東山祭天的是洪老太監、范閑、禮部尚書等一干大臣,還有數名太監隨侍,逾百名的虎衛也警惕地散布在皇帝的四周,只是他們走的不是石階而是山間的小路,要更困難一些。
萬級石階著實很考驗人的毅力與精力,百姓們都把這條長長的石階稱為登天梯,只有登上去了,才顯得心誠,才能憑借東山之廟的神妙作用治療病患。
然而今日這行卻是不是百姓去求神。行走在石間的虎衛們還能支撐,就連那些太監似乎都還猶有余力,可是禮部尚書和任少安這些文臣卻快挺不住了,顧不得在陛下面前丟臉,一個個扶著腰,喘著氣。
范閑自幼爬山跳崖,這萬級石階當然不在他的話下,便是連重氣都沒有喘一聲,他注意著這些人,發現跟在皇帝身邊的太監居然如此舉重若輕,不由暗自咋舌洪老太監當然是怪物,姚太監身負武學他也是知道的,可是就連端茶遞水的太監都是好手,不得不讓他感覺到皇帝的身邊,果然是臥虎藏龍。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行人終于登上了峰頂。包括幾名祭祀和幾名文臣都無力地癱軟在地,半晌回不過神來。
皇帝嘲笑地看了這些人一眼,卻也懶得責怪什么,自己一人負著雙袖走到了東山峰頂的懸崖邊上,看著崖前的浮云和斜上方的那個日頭,臉色無比平靜,無比喜樂,似乎他終于達成,或者即將達成一個目標。
范閑跟在他的身后,微微一笑,看出皇帝的胸膛微微起伏,面色微紅有潮汗,看來陛下身體雖然強健,但畢竟也不是當年馬上征戰的年輕人了,只是為了天子的顏面,強行忍著。
休息片刻之后,隨行的人員開始安排一應儀式以及很麻煩的那些住宿飲食安排,而皇帝和范閑還站在懸崖的邊上,父子二人似乎被這大東山下的奇妙景象給吸引住了,一言不發,只是怔怔地看著眼前。
他們的眼前是大海,一望無際的大海,只是由此間看到的大海和在澹州碼頭上看到的大海不一樣。
澹州處的海是那般的親近卻又不易親近,平伏或波,近在腳下,聲在耳邊,白沫打濕了褲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