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閑與王啟年的相遇是一種緣份,正是這種巧遇,讓范閑無比信任他,王啟年也無比忠誠于他。他改變了王啟年的人生,他所有的秘密王啟年都知道,甚至包括箱子,鑰匙,心思。
王啟年不止是他的下屬,更是他的好友,他談話傾吐的對象,這種角色,不是誰都能替代的。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為了范閑自身的安全、將來,迫不得已選擇了銷聲匿跡。范閑臉色有些發白,心想著你們都走吧,就把自己一個人扔在這不是人呆的地方。
然而片刻之后,他想通了,對著這方小院行了一禮。自己的秘密太恐怖,或許讓王啟年這些年活的都極為難受,壓力巨大,說不定對方更喜歡以前渾渾噩噩的日子,更喜歡沒有壓力的生活。
希望王啟年一家的將來能夠平安。
范閑嘆了口氣,走出了院子,回頭看著身旁一臉沉默的沐風兒,皺了皺眉頭,說道:“哭喪著個臉做什么?你媳婦兒都生第二個了,難道還記掛著老王家的閨女?”
王啟年走后,范閑的身邊必然要有個親隨,最合適的人選鄧子越遠在北齊上京,艱難地執行著任務,蘇文茂在內庫又不能動,別無辦法,范閑只好把沐鐵的侄兒提拔了起來。
跟了一個月了,這小子的忠誠沒問題,可就是不如王啟年有趣……而更多的不習慣與不方便,才讓范閑想明白,王啟年大人遠遠不止是一位捧哏,他的能力其實都隱藏在笑容之下,平時自己沒有怎么發現而已。
一念及此,他的心思更淡了,淡的如水一般毫無滋味。
……
……
遲了兩個月的封賞終于下來了。除了一應文臣早在叛亂之初,便各自填了空下了的職缺外,真正在平叛事中立下大功的各路人馬,終于迎來了宮中的旨意。
葉重加官進爵,厚賞,入京任樞密院正使,然而京都守備師統領的職務卻是交給了蕭金華,就是最后將太子一路叛軍堵在城內的東華門統領。
而當初的十三城司統領張德清,則是被俘之后被凌遲而死,誅三族,這是整個叛亂之中,最重的一項處罰,范閑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與皇帝硬抗,雖然他知道張德清的堂兄堂弟和這事兒沒關系,但他更清楚陛下在張德清問題上的怒火。
陛下很信任張德清,而張德清卻叛了,不多殺幾個,不能發泄陛下陰晦的情緒。
大皇子依舊執掌禁軍,一應封賞均沒有落下,只是已經封了和親王,封無再封。而宮典重新調回了宮中,開始接手侍衛方面的事務,至于將來再如何安排,皇帝心中有數,范閑也能猜到一點。
而關于范閑的封賞則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據宮里傳出來的消息,陛下一開始便準備直接封范閑為郡王,然而卻被胡舒二位大學士惶恐不堪地擋了回去。
異姓封王,這種事情從來沒有出現過,也難怪那些大臣被陛下初始的旨意嚇慘,雖然眾所周知,范閑是陛下的私生子,可他畢竟姓范,忽然當了王爺,慶國豈不是要被天下人笑死。
范閑也是嚇了一大跳,當王爺,還是澹泊王,這算什么事兒?幸好這旨意被擋了回去,他心里無比感激胡舒二位硬骨頭學士。
一等澹泊公,對于非皇族子弟來說已經到了頭,至于賞下來的田地金銀,范閑也不怎么在乎,他是現在天底下最富的幾個人之一。也許皇帝也清楚,別的賞賜不可能讓范閑滿意,所以最開始才會有封他為王的荒唐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