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清話語雖然簡單,包含的含義卻是最明白不過。自始至終,周之錦就沒打算再為止水賣過命,他只是在為自己做考慮。
如今的大梁城,是淺水清依靠擒獲羽文柳而拿下的,所有的功勞是他淺水清一人的,他周之錦并未為此出過力,自然談不上有大功于國,就算現在投降了,將來也不會有什么好待遇。可是護民軍的來攻,卻讓周之錦看到一線新希望。
此番大戰,產生的可能無非三點:
一是鐵風旗獲勝,護民軍敗退。鐵風旗經歷此戰,自身實力必然有損,周之錦手中十萬大軍,對鐵風旗的威脅更大,淺水清對他只能比以往更加客氣,而不敢翻臉。此為最差結果。
二就是護民軍獲勝,鐵風旗全軍覆沒。易星寒為止水故,絕不會輕動周之錦,也不敢隨意處之,他周之錦憑借手中強橫勢力依然可以穩如泰山。必要時他可先清理護民軍,再主動投降天風帝國。此為中等結果。
三就是鐵風旗與護民軍拼個兩敗俱傷,這一結果正是周之錦所期盼的最佳結局。
一旦鐵風旗與護民軍拼到如此地步,周之錦將會成為大梁城最有實力的人物。憑此實力,他或許還無法正面硬撼天風帝國的大軍,但是時勢造英雄,一旦他在那個時候再轉投天風,則皇帝對他必然另眼相看。
淺水清守不住大梁城,那是他無能,就算皇帝知道他周之錦不救鐵風旗,也絕對會對此視而不見,對周之錦等一眾人等只能加以重賞厚封。淺水清能看到將來蒼野望必定會裁撤軍隊,周之錦老于官場,也一定能看明白這一點。那么他若是主動投誠,則必然會將不再裁軍做為條件之一。這樣一來,周之錦的權柄實力都將大增,止水雖滅,周之錦卻很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止水蕃王。
總之,投降皇帝,比投降淺水清所可能獲得的待遇要好上太多太多。不幫淺水清,做中間派,所能取得的利益與安全都會大上很多。周之錦或許不是戰術上的指揮天才,但在官場厚黑方面卻絕對是個中翹楚,僅此一招按兵不動,就充分顯示出其老謀深算的能力。
淺水清以前從未涉足過官場問題,因此他一路作戰順風順水,但在他打贏之后,卻接連犯下幾個錯誤。
那最重大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徹底忽略了周之錦這條狡猾的狐貍。
當然,這也和易星寒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整軍處理周邊環境有關,但無論如何,周之錦和大梁十萬守軍,已注定了不可能站在鐵風旗的立場行事了。
他們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其小算盤打得精密,至于旁人死活,再與他們無關。
要想讓周之錦動手,除非淺水清能給予他皇帝都給不了的天價。
那一刻,淺水清眼中殺機騰騰而起。他冷冷對東光照下令道:“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大梁城。我們守得時間越長,周之錦的心就越慌。我就不相信,他周之錦要想將來在帝國有所地位,會敢公然在背后對我鐵風旗動手。只要我們守住大梁城,重壓之下,周之錦就一定會出手!”
說著,他轉身離去。
東光照急問:“你去哪?”
淺水清語氣冰冷:“官場之道,我到今天才算是有所見識。現在我要去找個精于此道的人幫助,老東,大梁城就靠你們了。在我回來之前,我希望能看到護民軍的部隊依然被擋在大門之外。今日一戰,是我鐵風旗有史以來之最大考驗,上天待我,從來無情,我卻不信我淺水清一生之路會到此為止!”
話音落下,淺水清已匆匆離去。
城外的戰爭,打得如火如荼,尸體的碎塊如漫天飄飛的枝葉,零亂于血肉縱橫的戰場。
城內是一騎快馬飛縱,踏出驚天的蹄音,卻是淺水清單人獨騎飛縱止瀾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