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瀾的眼神立刻亮了起來:“你說說,你有什么新鮮好玩的東西?”
公孫石搖頭晃腦:“太子若肯聽我講完這堂課,臣就帶太子出宮游玩,如何?”
好比是一筆交易,蒼瀾的精神大振:“這可是你說的,父皇要是怪罪下來,你得給我擔著。”
“只要太子能交出功課來,有再大的麻煩,臣也能為你擔著。”
“那好,你說我聽。”
公孫石滿意道:“那么剛才臣現在就告訴你何為君王之要,你以前學過的東西,臣怕是要給你全部推翻了,因為這第一件,臣就是要告訴你,天下無永遠之賢臣與佞臣,惟有能臣與無用之人。君王眼里,賢而無用者,當去教書育人,而非執掌國政。因此君王之道,首在知人用人。。。。。”
這堂課,上了有整整一個半時辰。
太子少有的聽話,沒有做任何喧鬧。
公孫石告訴蒼瀾,為君者不必事必躬親,也不需要對天下任何事都能理解明白,最重要的無非是確立明確的國綱與行政目標,然后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對人才的選拔。在這里,君王的用人之道,看的是其行政能力,與其他一切喜好均無關。要對自己的官員有其能力上的理解,就要看他做過些什么,而不是說過些什么。惟行動方可證明一個人的能力,至于進他進的是逆耳忠言也好,媚世讒言也罷,這些都不重要,只需以考察政績來說話即可。
而一個國家的行政目標,則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需要來進行改變。
比如現在的天風帝國,目前正值興盛之期,正宜大力開拓,向四方延展,在這個時候,那進策說什么輕徭薄賦,減緩百姓壓力之人,必定是無能之輩,不值得重用,反而是能為帝國開疆辟土之人,才值得大大注意。
而在一個國家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之后,就需要有人去管理,這個時候,必須的行政人才就凸顯出其重要性。
而面對一片新領土,有著豐富的地方治理經驗的老一輩官員,顯然比新冒出來的后進們要更能發揮作用。
公孫石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么蒼野望會如此重視淺水清的存在,哪怕他犯了再多的錯誤,甚至公然兵逼相府,蒼野望都能默許,同時又不許他們相爭的原因。
開疆辟土,那是淺水清的功勞,但如何讓這片新疆土成為帝國日后穩定的財源,就得看南山岳的。
話說到這里,公孫石微微頓了一下,他道:“臣給太子留一份功課,若太子能把這份功課做好,臣便立刻帶太子出宮,并保證能為太子帶來一番新奇享受,太子看如何?”
“怎樣的新奇享受?”
“太子若要做有為之君,當首問是怎樣的功課。”公孫石笑咪咪道:“至于那獎勵嘛,臣擔保太子必定會滿意。”
這份功課的題目就是:目前止水的各地地方官員,仍有大批止水舊臣,為穩妥計,需要派出一批天風本土之官員進行替換。
公孫石要蒼瀾做的,就是擬訂一份京城外派之官員名單。
那個時候,公孫石有意無意地提醒了蒼瀾一句:“南相為天下百官之首,身在高位,且執政手腕自有一套,門下弟子眾多,有許多是得其精髓傳授的。太子若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不妨從中考慮一下。此事若太子能做好,陛下必定會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