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哥,你也懂英文啊?”蘇丙天有些好奇地插話道。
“我也是來美國留洋學習過的。”楊耀搖了搖頭,笑著看向兩人,“你倆有空也學一下,還是有用的。袁指導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我們不僅得自我鉆研,梳理和創新,還要廣泛的借鑒,語言關能夠過的話,不但以后出國比賽方面許多,你們看訓練計劃的時候是不是也不用找人問了。”
“這倒是。”兩人點點頭,來到美國之后發現,雖然隊里有翻譯,但很多東西要是自己能夠交流的話,會更加方面,他們的一些問題,現在都是葉欽幫忙詢問和回答。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翻譯人員雖然英文很好,但一些專業詞匯,還有一些細節上的感受和問題,并不能夠特別精準。
另外每天訓練開始前,IMG助理教練,都會把訓練計劃早早放在運動員休息的涼棚里,有些東西不好時時去問別人。現在他們基本上人手一本牛津字典,而且對于一個運動員來說,這些訓練計劃里的內容,其實都是有學習的價值。
想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運動員或者教練的話,要么能看懂,要么自己查字典搞定。
在瑜伽墊上完成了身體左右翻轉,抬腿等一系列的熱身之后,接著進行的是下一項熱身訓練。
IMG安排的熱身訓練的項目內容很多,十分細致,有些大家接觸過,有些大家之前都沒有見過。其中比較有新意的一個是實心球的拋球訓練,這個在國內還應用的比較少。
站在跑道上,葉欽雙手抓著實心球,先是看了一眼身后沒有人后。輕輕吸了一口氣,雙手猛然將實心球抬起,朝后方拋了出去。
實心球在后方劃過一道軌跡,噗地一聲落在地上,發出沉悶的響聲,朝遠處滾動。
籃球大小的實心球,重量在4公斤左右,運動員雙手抓起球快速的朝后拋,或者朝前拋,算是枯燥的訓練中,比較有趣的一種。
每一次拋擲,對于調動全身肌肉力量和爆發力都十分明顯,能夠盡可能快的將身體肌肉進入到一個整合的狀態。
對于短跑運動員而言,身體在比賽槍聲響起之后,快速的爆發,依靠的就是這種力量。
葉欽這幾年在短跑項目方面的訓練心得有很多,對于短跑的認識也逐步上升,明白短跑最為講求的,不是單純的下肢力量,腰腹力量,或者上肢還是那一部分的力量。
而是在奔跑的過程中能夠整合起身體全方位的力量,跑動是一個全身肌肉都在做功的過程,也是身體各個方面都密切配合的過程。
強調核心力量,但同樣需要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配合。
像跳遠運動員,撐桿跳運動員等,這些運動員的短跑能力都不弱,一方面是他們有節奏,另外一個就是身體協調能力強,有爆發力。放到短跑里,體現就非常明顯。
比如隊里的章裴孟,他的下肢力量并不強,但身體的協調能力非常好,跑起來雖然不像很多肌肉型運動員那樣充滿了力量感,但腳步輕盈,步幅大而穩定,體現在跑道上的速度就十分的出色。
三組實心球的熱身訓練之后,接著眾人了起跑線前,先還是調整助跑器,將助跑器調整到自己合適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