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道兩側,已經架起了高倍數的攝像機,隨時準備錄制上場選手的所有跑動過程。
在一組組快速的奔跑過程中,很多細節上的跑動問題通過肉眼是很難完全看得清楚的,哪怕是頂尖的教練,有些細微的地方一樣無法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
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一幀一幀慢鏡頭,不斷地分析選手在跑動之中的動作狀態,以此來尋找不足,加以改善。
葉欽在跑了七八趟之后,就沒有再繼續接著跑下去,而是到了場邊觀看起他自己錄制的跑動視頻。
這是他現在學習的一個重點,通過錄像視頻然后結合自己的奔跑的體會,一點一點細節上改善提升。
IMG學院對于有葉欽這樣的頂級運動員在這里訓練同樣是非常歡迎,一方面葉欽本身是IMG的明星客戶,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如同IMG學院動輒就搬出莎拉波娃這位網壇女星一樣,明星運動員對于提升一個訓練機構的影響力是十分顯著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頂尖的短跑運動員的訓練素材,對于教練來說同樣是非常好的積累。
“你從加速跑到途中跑這個環節,我覺得還是慢了一點,抬頭擺臂可以更流暢一些。”
袁郭華坐在葉欽的身邊,用手指了指電腦屏幕。屏幕內葉欽剛跑完的路線視頻,慢鏡頭里,能夠看到葉欽從起跑到加速,到途中跑的全部過程。
“我覺得我的力量還是不太夠,感覺似乎可以更快一點。”
葉欽看了一會之后,抓了抓頭發,思考了一陣,朝袁郭華試探性地問道。
“可能是。”袁郭華點點頭,他在IMG學院期間沒有干涉這邊教練組的訓練計劃,但錄制的視頻,他同樣有在分析。
到了葉欽這個級別的運動員,很多時候已經不是有明顯的缺陷和弱點,三言兩語就能可以指出問題所在,而是需要不斷的嘗試和分析。
“你現在的身體條件,還是可以稍微再增加一些肌肉,提升下肌肉的力量。不過,這可能會一定程度的影響你400米的表現。”
大阪世錦賽葉欽第一次跑進44秒,之后在訓練之中他基本上都沒有再跑進過這個成績,哪怕是訓練之中測試,手記最好的成績大概也就在44秒10上下。
這里面一方面是訓練不比大賽,身體可能沒有完全興奮起來,還有就是葉欽在訓練側重點放在了爆發力和短距離跑后,他自我感覺隱約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嗨,葉,還有袁,你們在這里,太好了!我有個消息要高速你們。”
正在葉欽和袁郭華兩人討論著剛剛跑動技巧的時候,IMG學院主導這次中國田徑隊訓練的教練海頓-柯姆拿著一張A4紙,神色興奮地找到了兩人。
“怎么了,海頓?”葉欽有些疑問地問道。
“我們已經解開你身體的秘密了。”海頓-柯姆將手里的A4紙遞給了兩人,“這是針對于你肌肉的分析報告單,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