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招聘,直接就將京城周邊的勞動力一網打盡,每月足額的薪水,影響到的百姓數量更是可觀,他們也同樣需要消費,也必然帶動著周邊百姓的致富,所引起的經濟效應,哪怕是朱棣這些完全外行人,也能感覺出變化來。
就好似一夜之間,他們發現京城周圍的百姓都變得有錢了,以往只能眼饞看著的燒餅,他們敢一次購買好幾個,眼睛都不帶眨一下那種。
朱瞻基這段時間里也是快樂的,可別以為這上萬數量的工人招聘到來,就不需要好好訓練,無論是劉邦還是張良,都知道軍訓對紀律的重要作用,此時還有時間,哪里會錯過?
自然也將這些事情甩給了朱瞻基,這可是近乎兩萬人,一度讓朝中大臣心驚膽顫,都要以為是朱瞻基有了其他想法了。
可當他們將此事匯報上去之后,卻發現朱棣根本沒有一點反饋。
他們哪里知道,在他們遞交奏本之前,張良已經將其中道理一一給朱棣陳述一通,這會朱棣正拿著其中的‘步兵操典’日日觀看,越看那是越發現其中道理,恨不得親自上手實驗一番。
當劉浩返回京城,也發現了劉邦三人的熱火朝天,但他也只是哈哈一笑,心中卻十分盛贊的,了解和實驗根本就是兩碼事,他豈能不懂?哪里不樂意劉邦三人親自嘗試?這本就是最大的雙贏!
反正該插手之事也已經完成,難得三人釋放出如此巨大的熱忱去驗證自己所學,劉浩自然樂得放手讓他們好好嘗試一番,他現在的眼睛,卻盯著依舊在大海之中航行的鄭和下西洋船隊。
此時的鄭和,已然是第三次下西洋,這一次的路程也將更加遙遠,將會抵達真正的非洲大陸。
劉浩在等待,等待鄭和下西洋船隊抵達非洲之后才會動身,只不過到時候他如何處理就要看當日的心情了。
當然,這是后話,暫且不提,只說眼前,劉浩或許也是覺得有些無聊了,他隨手在頭上扯下一根頭發,放在口中輕輕一吹,一個念頭化身出現眼前,但他卻也沒有去尋找劉邦三人,而是轉頭就朝著美洲大陸行去。
劉邦三人在大明帝國掀起了工業革命,但工業革命,卻離不開橡膠,依靠劉邦三人手中制作,也僅僅能夠做一些小小的實驗,大規模種植橡膠也將是接下來大明帝國必須要走上的道路。
如何將美洲橡膠訓話,本就是一個不小的學術課題,依靠如今的大明帝國幾乎沒有多少希望,既然自己有空,不妨將這個速度大大的提升。
當然,劉浩既然出了手,就不可能只是單純的做這一件事情,美洲大陸特有的玉米、土豆和番薯,自然也在引進之中,其他的諸如番茄、辣椒等等,劉浩也不會錯過。
這些東西,或許凡人尋找,需要數量極大,而且還需要不小的運氣使然,可劉浩眼中,卻不過是隨手而為。
他更多的還是需要收集數量,需要拿到南方海南島之中去推廣,他也知道憑借自己空口白牙,海島之上的百姓不可能跟著自己種植,到最后依舊只能是自己親自入場,購買大范圍的土地,聘請諸多百姓。
哪怕到最后,這些香蕉種植園最后還是會回到百姓手中,哪怕完全是自己出錢給與這些百姓未來真正的出路,可以就只能這么去做。
新事物的出現和推廣,就連劉浩也不得不承認必須至上而下,否則只會大大的延遲所需。
對此,劉邦三人最有發言權,若非正好碰到朱瞻基,他們哪怕有心嘗試,但效果也絕對不可能像現在這般。
這或許就是最大的無奈吧?
當劉浩將橡膠園在海島之中大規模推廣開來,開始使用手段催熟之后,開始教導當地百姓收割橡膠之時,他關注的鄭和下西洋船隊,也到了非洲大陸,停留在京城的執念劉浩本尊也跨越空間到來。
得不到說非洲足夠落后,所謂的文明如今依舊不夠是雛形而已。
或許再往東穿過沙漠地帶,可以看到同樣作為四大古國之一的埃及,但那也絕非現在的鄭和船隊可以跨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