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幾個省市的銀行也是深受其害,要知道他們可是給這些船企貸款最多的金融機構。
這下錢收不回來,不光船企抓瞎,他們也一樣跟著倒霉。
而那時候地方政府也沒辦法救他們了,因為次貸危機的影響,當時各地到處都是窟窿,那還有心思去救這些企業?
最后這些企業又挺了三年,到11年左右,就迎來了一次大規模的倒閉潮……
而從哪時候,銀行基本就已經把這些民營造船企業直接列入了黑名單。
以后但凡是這個行業,想要找銀行借錢,基本都是沒門。
從哪之后,咱們的造船行業,就沒了以前那股飄勁,再也不在提倡無序發展了。
誠然開放管制,可以讓很多民營企業迅速成長起來。
但有時候你不得不說,咱們國內商人在思維上的局限性,會很容易把一個行業做壞。
為什么,我們的產業升級遲遲提不上來,就是因為在思想上出了問題。
可能有很多人,還在洋洋自得這樣一個故事。
說我們浙省商人,去日本采購一條飲料生產線。
結果因為一些問題,會導致很多飲料瓶沒有灌裝。
為了解決問題,日本人就會選擇和生產線死磕,要把生產線拆了,仔細研究問題到底處在哪里。
最后給生產線加裝了一個X光設備,解決了這個問題。
整套方案花了好幾百萬,而咱們國內的商人卻只拿來一只電風扇,吹著灌裝后的生產線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很多人聽了這個故事之后,會沾沾自喜,看,我們多聰明。
可實際上呢!
你這就是偷奸耍滑的小聰明,一旦遇到真刀真槍的硬核難題的時候。
人家可以憑借著一股敢死磕的精神,和以前遇到類似問題的技術積累,很容易就度過難關。
可當咱們遇到這樣的硬核問題,投機取巧根本繞不過去的時候,該怎么辦?
只能乖乖的花高價,從國外企業,進口解決方案。
這就是技術差距的由來……
就比如在船用雙燃料發動機領域,為啥咱們的民用船舶企業,堅持了三年,最后在11年才出現了大量的倒閉潮。
就因為大家剛開始的時候還堅信,只要挺過這場危機,國際市場回暖,行情就會再度來臨,咱們還能挺過來。
畢竟經濟是有周期性的,這一點他們判斷的沒錯。
可是他們沒料到的是,從2007年開始,就陸續有更多的國家,加入了米國人提出的ECA聯盟,越來越多國家的領海,加入了這個海上排放控制區。
所有航運公司的船只,如果想要去這些國家,想要停靠在人家的碼頭上。
那你的船只的排放,就必須符合人家規定的排放標準,要不然你就不要靠港。
而這,才是真正的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實這些民營船企也并不是沒有時間,事實上從08年次貸危機的后果,蔓延到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