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這平臺,對于一個車而言意味著什么?
這玩意就相當于你擁有了一個超級硬件系統,有了這個硬件平臺之后。
你今后就可以以這個平臺為基礎,任意往里面添加各種發動機,變速器,任意的調配,整合各種車型。
從小轎車,到重型SUV,全可以用這一個平臺。
而目前全球的大型車企,幾乎全都是在搞平臺話。
比如沃爾沃,大眾,甚至最近幾年炒作的沸沸揚揚的豐田TNGA架構,就都是一個全系統的平臺。
而想要搞出一個新平臺出來,雖然看似很簡單的就是一個白車身,主副車架的架構,但這看似最簡單的地方,卻恰恰就是投資最多的地方。
因為你要考慮各種力學,和比重的分配。
這卻恰恰也是最難的。
而國內的傳統車企,敢在這方面下功夫的,目前除了長城之外,也就只有一汽有這個實力和能力,并且真掙在做了。
至于國內的其他傳統車企,那基本都是打一槍換個一地方。
出一款新車,基本就換一個造型,甚至換一個平臺。
至于他們原來的平臺哪來的,呵呵,很簡單,國外買來的。
請國外的開發團隊來出方案,而這些國外的團隊,基本都是國外那些知名汽車團體的三方企業。
這下大家明白,我們都在什么地方花專利費了吧……
另外一家在底盤上舍得下功夫的就要數BYD了,當然他們依舊保留著自己小摳的習慣。
并沒有學習那些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去建團隊,去找奔馳或者保時捷學習。
而是自己組建了一個團隊,一點點的摸索,一點點的根據自己家車的特點,來調試。
而在他們最新一代的旗艦車型,漢EV,和唐DM上,這種高級感就已經漸漸體現出來了。
只要是開過這兩款車的人都能感受的出來,雖然用料并不是像豪車那樣到處都是鋁合金。
但就靠著普通沖壓鋼件,就能調教出那樣的駕駛感受,你不得不說,人家的工程師團隊是真的用了心。
至于說長安的車,最近幾年也是進步神速,不過只要都體現在外形上了。
車子開外形確實很帥,發動機的參數也確實很漂亮。
但開起來嘛……
光是一個麋鹿測試就差點翻車,你就知道品質如何了。
至于說他們所說的數據非常漂亮的發動機,在油耗,和功率方面也確實沒什么驚艷的表現。
所以……
還有另外一家最美H國車,這家車企嘛,最近幾年可以說頗有些異軍突起的味道。
但實際上嘛……
業內同行就一句話,做車真的不能光靠營銷啊!
雖然最近幾年他們也推出了幾款宣傳的非常響亮的所謂性能車。
每次只要亮相,那就開始蹭熱度了,來自北歐的技術,北歐的調教,甚至北歐某款神車的平臺。
可實際上呢!
誰買,誰是那啥……
各個都是油老虎,后期掉價,那簡直……
底盤開起來確實有高級感,可問題是技術全都是人家幫你搞定的,你自己有啥?
號稱是某家車企的母公司,可實際上確實花錢請來了一個大爺。
哪家歐洲公司,管不得,罵不得,想要技術還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