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們還得幫人家打開國內市場,簡直就和祖龍的買辦一個德行。
哪里是人家的母公司嗎?分明就是人家的兒公司,孫公司。
本來那就是一家快要倒閉的公司,可后來硬是靠著他們輸血,并且幫忙打開國內市場,硬是給救活了過來。
一家二線品牌,結果還是他媽,嗯天天幫忙炒作給神話了。
收購了十多年了,結果想要人家的技術,卻半點都搞不來。
反而自己每次出新車,都要去蹭人家的熱度,你說尷尬不尷尬?
當然因為某些特殊的背景原因,業內同行對這家公司都是敢怒不敢言。
反正對于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懂行的人幾乎都不看好。
真功夫沒多少,花架子,搞宣傳就最厲害,非常符合他們祖龍特性。
至于說國內還有另外一家被低估的車企,那就是一汽了。
要說以前,肖鋒對這家車企的印象也并不太好。
甚至一度以為,這家車企就是國內車企的敗類。
有那么一段時間,他還信了某系媒體的邪,認為這家車企,就是不求上進的車企。
每年拿著國家五百億的研發經費,可最后卻什么都研發不出來。
天天和國外車企一起合資,來收割國內的消費者,真是不爭氣的典型。
可后來,在了解的越來越多之后,他才算明白了真相。
想來這家車企,也是真不容易啊!
國內的第一臺汽車下線的地方,每年別說是拿國家的500億了,要說他們上繳國家500億還差不多。
而這些年來,他們作為央企,可是一直源源不斷的再給國家上繳稅收。
可實際上國家給企業的反饋,那真是……
哎,一言難盡啊!
就給那么點錢,能留住人才,才怪!
怨不得這家企業,只要是搞汽車的都說他們是黃埔軍校呢。
培養的人才多,但留不住啊!
你就說他們研發汽車,最早就是搞卡車,畢竟那個年代國家對小汽車的需求不多。
他們又是造卡車,又是造拖拉機,造了那么多,可大多數都被無償拿走了。
畢竟那個時代是計劃經濟,說拿走就拿走了,不能講市場收益。
后來你說他們辛辛苦苦研發了一個東風系列出來,可還沒等自己賺錢盈利。
就被上面硬生生給拆分,然后建了個二汽。
你說人家就算一心講奉獻,可心里能沒有怨氣?
后來,大眾進入國內搞合資,最早選中的也是一汽。
但有領導覺得不行,南邊也要有一個。
然后就又從一汽調派人手去支援了某氣,然后就有了另外一個大眾。
在之后還掉了某省官員去主政一汽,結果從那時候開始一汽就放緩了前進的腳步。
并且在后面漸漸就萬馬齊喑了……
此處不宜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