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特斯拉采用的電池,最早是松下的,后來到國內建廠之后,又采購了寧德時代的電池。
可是現在他們又開始自主研發了一種全新的電池,而這種電池的性能比以前,還要提高百分之三十。
這也正是特斯拉能在電動車領域,目前為止一家獨大的主要原因。
其他車企,雖然是緊跟在他們的身后,但你要說想追上人家,那可還差的遠著呢!
而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走到了整個行業的最前沿。
目前雖然我們國內也有車企,緊跟其后,比如某度,和H公司。
但他們畢竟是互聯網企業,在造車領域,他們還真就只能打打輔助。
至于說國內那三家互聯網造車企業,他們如果想要真正的在業界站穩腳跟,并且長遠的發展下去。
那么他們在今后,就勢必要加大在研發上面的投入。
不過從目前看來,肖鋒并不太看好他們。
因為目前為止,還沒看出他們在研發投入上面有什么新意。
甚至有幾個他們的當家領導,居然還在股市上不斷的減持套現。
這樣的做法,就真的是讓人不齒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他們的鯰魚效應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最起碼是深深的刺激了BYD,而真正被特斯拉視為競爭對手的,目前就全世界范圍而言,也就只有BYD了。
為什么這么說,這還要從汽車公司的屬性說起。
你想目前汽車公司,主要分為三大派系。
一批是豐田,大眾,BBA為代表的傳統燃油車企。
另外一派,則是小鵬,理想,未來這樣的互聯網車企。
還有一派,那就是特斯拉這樣,即具備互聯網思維,又具備真刀真槍實際生產和研發能力的車企。
而目前在特斯拉這一派的圈子里,也就只有一個半能作數。
一個是特斯拉,另外一個就是BYD了。
為什么說BYD算半個呢,因為他是傳統車企出身,但企業本身起家,又是做電子的。
所以雖然不是從互聯網企業入局的,但卻和互聯網很搭界,所以也是最容易學會互聯網思維的。
另外一方面,就不得不說他們的電控系統,和電池研發了,這方面電控系統稍弱于特斯拉,可在電池方面,他們卻比特斯拉還要強。
而且持續多年在電動車領域的研發,讓這家企業起步就沒有短板。
也正因如此,特斯拉才會把BYD視作是自己未來真正的敵人。
至于那些傳統車企,什么豐田,大眾,BBA,呵呵,可以說特斯拉根本就沒把那些企業放在過眼里。
他們還真有資本,在這些企業面前說:不是我瞧不起各位,在我面前,你們都是垃圾!
別看最近幾年,寶馬和大眾,都紛紛加大了對混動車型,和電動車行的研發投入。
甚至也都推出過多款混動和電動車型。
可他們的新能源車,不論是從銷量上,還是從品質上而言,別說比特斯拉了,就是比兔國那些互聯網造車企業,都大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