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而在火箭的固態燃料領域,要說哪家最強。
那自然就是歐洲航天局了!
也多虧了這幫缺心眼的玩意,人家別人早就已經都潛心研究液態燃料去了。
可他們卻依舊偏執的在和固態燃料死磕。
其實之所以會這樣,也還是因為一個字:窮!
可能有人聽了之后會說,你這不開玩笑嘛!
歐洲那么多發達國家,他們怎么會窮?
確實歐洲的發達國家很多,可這并不代表歐洲航天局就有錢。
畢竟歐洲的航天項目是聯合開發的,是要所有會員一起繳費的。
可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個歐洲航天項目一般都是德法意大利主導的。
可其他的小國就不太樂意了,認為這種項目是勞民傷財。
而且你們的技術也不咋地,還不如跟著米國老大哥混呢。
畢竟把錢交給你們,你們連個火箭都造不好,我們還不如把錢交給米國老大哥。
最起碼,還能被老大哥批準,到外太空的太空站里去看看呢。
再加上鷹醬對這個歐洲航天的項目,那更是不停的使壞,于是歐洲航天的進展速度,那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這個項目,就好像是當年歐洲要開發的伽利略導航系統一樣。
剛開始的時候是雄心壯志,可是到后來卻直接拉稀擺帶了。
法德意大利覺得老子出力多,可其他的歐洲小國卻覺得,好處都你們得去了,尤其是科研成果,可憑啥要我們出錢啊?
于是就有了這樣的局面,一說起雄心壯志的時候,大家就都說好。
可如果你讓他們掏錢,就一個二個都不愿意了。
這樣一來,歐洲航天局的阿利亞納火箭,就不習慣使用液體燃料,更多的使用固體燃料了。
畢竟固體燃料相對液體燃料,那成本可不是便宜了一星半點。
最關鍵是,使用這種燃料的火箭制造成本也異常的便宜。
所以他們就一股腦的在固體燃料上面加碼了。
而固體燃料,其實也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就是被擠壓成型的固體盤香那樣。
其實所謂的固體燃料,更像是一種粘稠大家膠狀物。
由多種化學燃料混合攪拌制成,而這個攪拌制造的過程,那也是相當危險的。
所以你看歐洲航天局的阿利亞納火箭,基本都不在歐洲本土發射的。
而是放到南美洲去發射的,這也和他們是南美很多國家的宗主國有很大的原因。
就比如現在歐洲的火箭發射,主要是放在法屬圭亞那來完成。
在哪里有一片被隔絕出來的熱帶雨林,叫庫魯港。
每次發射之前,歐洲航天局的工程師們,都會先把固體燃料做好。
而這種固體燃料的制造過程非常復雜,且危險。
所以他們都是躲在十幾公里外的混凝土工事里面,采用遠程遙控的方式來制造這些固體燃料。
因為如果離得太近,一不小心把燃料搞爆炸了,那大家可就直接上西天了。
這個過程,時要先把多種化學原料攪拌,然后煮沸,然后在迅速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