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要通過很多,很復雜的工藝和工序。
最后得到粘稠的膠狀體。
然后再把這些膠狀體,壓注到一個圓柱的罐體里面。
而這個罐子是中空的。
因為固體燃料點燃是需要在中間點燃的,從里向外燃燒。
而且一旦點燃,就不可逆轉,也不能停止。
說白了就是過程不可控。
而這次國內的航空項目組,提出的計劃就是,能不能在固體燃料中加入固態氫!
其實液氫也是液態燃料的一種主要原材料。
而現在對于固體燃料推進而言,這些科學家自然就想到要用固態氫。
把固態氫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固體燃料當中,這樣做在專家組看來有幾個好處。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能夠飛燃燒室降溫,這樣會降低對固態燃料發動機的強度要求。
要知道以前使用固態燃料的時候,最高溫度基本都能干到1900多度。
這對固態發動機的考驗非常高,所以要大量使用錸合金。
而我們自己本來就缺錸,可以說從國際上很難能買到錸金屬。
而如果在燃料中加入固態氫,這玩意燃燒之后主要會生成水。
而水就自然會降低發動機內部的溫度,雖然會被瞬間氣化蒸發。
但只要你能源源不斷的產生,他就能給發動機降溫。
讓發動機溫度保證在一個合理的平衡點,然后又不會損失推進動力。
這就要考量你的燃料配制技術了。
這可是一個非常難的項目,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出結果的。
可是如果搞出了正過來,那可就不得了了。
因為這種固態燃料可不光是可以用在火箭上,還可以用在導彈上,甚至可以用在火箭筒上面。
所以這種燃料的原理,其實和火藥的原理差不多。
很多人一說起各種槍械來,那各種數據都頭頭是道。
可對于真正的槍械專家而言,一款槍的好壞,出了他原始的機械設計之外,他用的槍彈也能占最起碼一般的作用。
所以就有了那么一句話,外行看槍,內行看彈。
一款槍使用的發射藥的好壞,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款槍性能的好壞。
而這個原理,也一樣適用于這款火箭用的固態燃料上面。
如果調配的好,這種燃料就不光可以讓火箭上天,還能讓我們的東風更多幾種型號。
而另外一個項目,就是希望星火科技的專家們,能夠研發一款太空動力支持系統。
同樣也是使用氫作為燃料。
內容一樣是氫燃料電池。
要知道我們的太空艙升空之后,能夠維系太空艙動力的,也就是太陽能電池了。
能夠驅動太空站的調整角度,以及驅動。
可實際上那點太陽能提供的能量,在很多人看來并不是特別夠用。
尤其是我們將來還打算開發一個駐扎在月球上的基地。
想要維持航天員在月球上生存,光靠太陽能帶來的光電,恐怕不太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