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其實大家不要以為老大哥只會做一些傻大粗笨的東西,其實在機床領域,老大哥也是相當有一手的。
畢竟當年也是分了半個德國的,很多人可能一提起那時候,就會信了一些地攤文學的傳言。
說老大哥到了德國,就指揮搶工廠,只拿了一些機械設備。
可是比起歐美,人家到德國卻帶走了大部分的工程師,和科學家而言,就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其實這樣的地攤文學,奉勸大家還是少看為妙。
別的不說,就說蔡司當年就是被老大哥收入囊中的。
而漂亮國甚至為了蔡司,差點和老大哥撕破臉,巴頓將軍直接把坦克開到了蔡司所在的小城耶拿,就是為了把蔡司搶回來。
最后兩家是一家一半,平分了蔡司。
至于科學家,其實當年毛熊也一樣沒少往回弄。
要不然,你以為戰后老大哥的航空科技,是怎么騰飛的。
難不成真的全靠自己?
只不過因為某些特殊的歷史背景,那些在背后默默做了貢獻的德國科學家,名字不能外傳而已。
所以在二戰之后,老大哥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工業體系。
而在機床領域,其實也是有著非同一般的發展的。
只不過老大哥的機床,一般都用在重工業加工領域了。
比如大型的龍門銑床,鍛壓設備等等。
在民用領域,就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
再加上當時老大哥所掌控的華約市場份額有限,而且有些國家,還懷著一些其他的心思。
所以老大哥那邊產的機床,才名氣沒那么大,也沒有那么廣發的流傳開來。
其實老大哥的機加工水準還真就不弱的。
而真正在精加工領域和西方拉開差距,則是在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這一段時間。
因為鷹醬的晶體管和半導體領域的大獲成功,大量集成電路的使用。
是的數控機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始終堅持電子管的老大哥,這時才發現點錯了科技樹。
可想要糾正的時候,已經是為時已晚了。
不過靠著和西歐國家接壤的關系,老大哥倒也不缺機床使用。
那時候也從法國,意大利,瑞典,瑞士等國家進口了很多高等級的五軸數控機床。
雖然當時鷹醬聯合一幫小弟簽了巴統協議,對前蘇聯和咱們都進行所謂的高科技禁運。
但實際上這個協議,對老大哥而言,基本沒啥卵用。
要不然,也不能那么輕松就能從日本搞到東芝的機床了。
所以老大哥其實在精加工領域一直也不算弱,要不然也就搞不出可以和鷹醬叫板的戰斗機了。
只不過雖然他們不缺機床使喚,但卻也并不介意,多尋找一些其他的替代品。
畢竟總是從歐洲進口機床把,總容易被人宰。
要知道老大哥以前從法國和德國可沒少進口機床,但那價格可真是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