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老大哥也是肉疼,這次也不知從什么渠道打聽到咱們居然搞出了最新型的柔性加工機床,而且性能甚至可以比肩歐洲最頂級的產品,這就讓拉大哥動心了。
尤其是在柔性加工領域,這可以說絕對是現代精加工領域,最難的一個領域了。
沒有瑞典和德國的銑頭,一般都很難在這個領域搞出名頭來。
而這次咱們居然有了新一代的柔性加工機床,據說走的還和歐洲的不一樣的路子,性能據說更出色,效率據說更高,精度也同樣更高。
老大哥自然就動了心思,如果能搞幾臺回去的話,那……
當然老大哥自然也不會空口白牙和咱們把要的。
人家也是拿出真金白銀和咱們換的!
至于拿啥換?
很簡單,就是航空輪胎啊!
說到這,很多人可能聽了會傻眼!
啥玩意?航空輪胎?你居然要用航空輪胎,來換我們的柔性加工機床?
你咋想的!
這就只能說明,很多人對這種輪胎不了解了。
事實上就是這么一款看似簡單的輪胎,但卻一直是困擾我國航空人的一大難題。
輪胎這玩意,誕生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可是在我們國內,這看似簡單的東西,但我們每年卻需要大量從國外進口。
甚至在國外早就已經普及開來的子午線輪胎,在我們國內到2000年的時候,子午化率才不過是百分之23.
而到了2010年的時候,我國每年消費都已經是上億條輪胎了,可子午化率也不過才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說在十年前,我們國內路面上跑的輪胎,其中有一般還不是子午線輪胎。
這種情況直到最近幾年,才好了許多。
隨著一些國內輪胎品牌的崛起,我們國家輪胎的子午化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輪胎這一塊咱們大概是在2000年之后開始起步的,而靠著咱們傳統的人力成本的優勢。
咱們在2005年開始,就占領了世界產能的第一這個位置,在那之后更實一直長期占據著產能第一的榜首。
到2017年的時候,光是咱們自己的年產能就已經達到了9.26億條,占據了全球產能的三分之一,其中大概有4.57億條用于出口。
同樣這數據也讓咱們成為了世界第一輪胎出口大國。
但問題是,在這個領域咱們同樣有著大而不強的問題。
雖然產量大,出口多,但真正的中高端產品卻基本沒有咱們的品牌和產品。
而在航空輪胎領域,每年消耗的大概有1500多萬條航空輪胎,其中民用的有1200萬條,軍用大概300萬條這樣的市場里面。
咱們國產品牌,卻一點份額都木有……
所以航空輪胎這一塊,咱們確實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而對于航空輪胎而言,這可比普通輪胎對強度的要求,有高了好幾倍。
而這種航空輪胎,咱們一直就生產不出來。
大型商用飛機,和支線飛機還好說,咱們可以在購買飛機的時候,直接從國外進口。
比如購買空客的時候,人家直接就給你裝上米其林的航空輪胎。
要知道米其林,那可是輪胎業界的老祖宗,最近幾年大家可能光是被米其林餐廳給吸引了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