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就和那些只會收割國產韭菜的洋網紅不一樣了。
這只是針對那些普通的外國人,而在濱城的商業圈子里,現在還活躍著大把的高端外國投資人。
這些人可和那些網紅,還有中介什么的不一樣。
這些人都是有些來頭和背景的。
最近兩年,因為有勸業基金的存在,還有日升電梯,漢印打印機,妙手機器人,這樣的新型創新型科技企業的出現。
并且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來創業,尤其是在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創業公司更是格外的多。
這也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人的目光。
要說以前,其實國內的創業企業,真的很是讓那些外國投資人頭疼的。
尤其是那些跑到米國上市的企業,很多都是經過一些投資機構專門包裝過后,然后跑去米國,割米國人韭菜的企業。
而這樣的企業,具體啥德行,不多說大家也都知道。
這些企業,特么的根本就不是為了把企業經營下去做的,大多數就是為了割韭菜而上市的企業。
基本也就是上市之后,前幾年可能還能靠著美化報表,然后能混到一些投資。
可是在之后,那基本就都是半死不活的狀態了。
什么盈利分紅,呵呵……
難道你真以為在米國上市的企業就很高大上嗎?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米國紐交所上掛牌的企業,一共有七千多家。
可是這么多企業里面,真正能叫得上號,并且經營健康的也就七百多家。
也就是說股票真正具有價值的,也就只有十分之一而已。
剩下的六千多家,大多都是僵尸企業。
要么就是半死不活,要么既是等著別人收購的殼公司而已。
這種情況是不是很眼熟?
沒錯,我們那邊那個大名鼎鼎的金融中心的股市,也就是這個德行。
這時候,在看看咱們國內的那些上市企業,是不是覺得順眼了一些。
所以對于那些國外的投資人而言,如何從沙子里面選金子,也是一個讓他們很頭疼的問題。
而以前,來自兔國的上市公司,那可是最讓他們頭疼的重災區。
因為這里面的騙子企業,真的是太多了。
哪怕是在精明的投資者,也有很多在這些公司身上栽過跟頭的。
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專門針對兔國公司的渾水出現的主要原因。
當然近些年來,有不少華爾街的資本,通過一些渠道,也是在兔國內部找到了一些代理的。
比如那個高什么資本,還有那個紅什么資本,這些國內大名鼎鼎的風投,其實背后,就都是華爾街的大佬們。
而在歐美,還有很多中小資本,也想來兔國這邊分一杯羹的。
可惜的是,他們沒有那些大型資本的渠道和資源。
想來來國內搞投資,但又不怎么熟悉環境,所以以前,他們也一直想來又不敢來。
但是隨著濱城出現越來越多的創投型小企業,這就讓他們感覺看到了機會。
就比如,現在在濱城的各個產業園里,幾乎每天都會有各種中小創業公司誕生。
因為現在濱城就是鼓勵創業的模式,政府也鼓勵小型創業公司的存在。
注冊都很簡單容易,而且在稅收方面都有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