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特種部隊,在電影里,我們經常能看到。
但在電影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都是這些特種部隊,以一敵十,幾個人就和幾十上百的恐怖分子正面硬鋼的畫面。
然后又是解救人質,又是破壞敵人后方的控制系統等等,反正看起來是格外過癮。
但那大多都是電影情節的需要而已。
其實特種部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電影里卻很少被體現出來過。
這個作用,就是戰場偵查和指引。
因為在戰爭爆發初期,敵對雙方都會把一些重要的武器裝備,秘密的運抵前線,等待爆發時刻,給對方發動致命一擊。
比如在二戰時期,德國人就曾悄悄把坦克,和火炮,運抵到蘇軍的鼻子底下,沒有被發現。
而現在更是有很多軍隊,要把導彈發射車,或者是飛機,大炮,坦克等等重型戰術武器,悄悄運抵前線。
而特種部隊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滲透到敵人后方,去尋找這些重要的戰術武器。
一旦發現,立刻上報坐標,召喚己方炮火,對這些武器裝備進行破壞。
而敵對方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你用火炮來襲擊敵人的基地,那么你的火炮勢必要移動到射程之內。
可這很難能瞞得過敵人的衛星偵查。
所以一般都會采用飛機或者是導彈空襲。
可如果敵人的武器裝備隱藏在掩體里的時候,這種空襲的效果就未必好。
畢竟一架飛機能夠攜帶的彈藥量非常有限,而且為了突防,也不可能攜帶太多的導彈和炸彈。
所以進入射程發射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之后,飛機就會立刻返航,避免敵人的追殺。
而這時候引導這些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的任務,就要落到那些特種部隊的頭上了。
目前而言這些特種部隊的引導方式,就是使用激光發生器,對要轟炸的目標進行照射。
然后在通過數據鏈時時上傳被照射目標的范圍,然后在銅國數據鏈鏈接到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上。
一旦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接收到信號坐標,就會開啟末端制導模式。
這才是完成發射后不管的精髓之所在。
以前很多人對發射后不管的理解就是,飛機發射了導彈之后,導彈會根據早前設定的坐標自動鎖定瞄準對象的。
可實際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為導彈被發射出去之后,還會有二次空中點火,等一系列的復雜飛行過程。
如果早早就加入設定目標儲源,會干擾導彈在空中飛行巡航的軌跡。
所以如果想要做到精準打擊,一般都是當導彈進入射程最后三公里的時候,才會有地面引導部隊,把目標的坐標,通過數據鏈傳送到導彈的接收器里。
然后導彈打開尾端制導模式,才能完成一次真正的發射后不管的精準打擊。
另外就是精確制導炸彈,其實也是同樣的原理。
精確制導炸彈,唯一和導彈不同的是。
導彈的射程更遠,導彈內部出了作戰的彈頭之外,還裝備了一個自己的發動機,和加裝了燃料。
導彈在發射過后,在空中會有一個二次點火的過程。
而精確制導炸彈,靠的則完全是滑翔機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