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彈投射之后,會在空中浮動滑翔。
然后能不能命中目標,那就完全靠運氣和概率了。
如果空中要是有風雨的干擾,那么炸彈偏出幾公里開外那都是正常的事。
不過現代的精確制導炸彈,則完全是另外一個理念。
炸彈雖然也是靠滑翔飛行,但到末端的時候,同樣會有地面部隊進行引導。
然后在末端會開啟一個加力飛行模式,最后完成對目標的攻擊。
反正不管這么說,就是這炸彈和導彈,都離不開一個末端引導的模式。
而在地面完成末端引導的,自然就是特種部隊了。
而為了完成引導,地面特種部隊,一般都會攜帶一具特制的紅外發生器。
有的是激光發生器,在導彈或者炸彈進入末端飛行的時候,對目標進行照射。
然后導彈和炸彈上的識別器,會識別目標,最后完成攻擊。
而這種發生器的個頭可是不小,小的都得有一個肩扛式火箭筒的一半大小。
大的,那可大了去了。
攜帶不便,還非常容易丟失。
對講究小快靈的特種部隊而言,這是一種非常重要,但卻非常雞肋的裝具。
可是如果把這種激光或者紅外指導系統,集成到士兵的瞄具上,那對士兵們而言,可就減少重型裝具的攜帶。
更關鍵的是,可以隨時隨地對目標進行照射,對導彈和炸彈完成指引。
不像那些特制的指引裝備,對使用條件還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有時候又要走到開闊地帶,前面不能有遮擋云云。
可H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本來就對物理成像這一塊,有著自己獨到的一套技術。
把激光測距儀和氣象成像設備繼承到一起之后,再加上他們的人工智能系統,對遠處的目標完成造像識別。
然后通過數據鏈在進行匯報上傳,就可以讓士兵們更加簡單的完成偵查和射擊引導的工作。
而對面的肖主任,在聽了于總對他們即將開發的這套瞄具系統的講解之后,更是不由拍手稱快。
“這可真是太好了,最近我們軍方,也在開發一種全新的火炮系統,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智能化炮彈。”
“而這種智能化炮彈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在遠距離做到真正的精確打擊。”
“不過在如果做到精確打擊這一塊,我們也一直有所困擾,有些難點還沒有攻克。”
“現在聽了于總這么一說,我們這邊可以說是豁然開朗啊!”
“這樣,我立刻聯系我們的XXX項目組,讓他們調派人員過來,和你們的技術人員匯合,咱們雙方一起,盡快把這套系統開發完成出來。”
于總聽了哈哈一笑:“那可真是太好了……”
己方開發的系統,只不過設想階段,就這樣被人家歡迎,于總自然也是非常高興。
雙方誰都沒想到,他們的很多設計理念,會在這個領域是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