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們的干式光刻機已經發展到極致,在搞也沒什么搞頭了。
那點技術在藏著掖著也沒啥亂用了,說不定哪天兔國在碳納米管芯片制備這一塊,在取得重大突破。
那他們那點技術優勢,就真的要被甩的渣都不剩了。
所以就趁著他們的那點技術還有點優勢的同時,他們就跑到春城投了一個工廠。
就是做鏡頭研磨的。
而在這方面,我們還確實比他們落后一截。
要說春城的光機所,作為國內光學界的鼻祖,其實技術實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甚至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光機所研發的射電顯微鏡,都一度打到過國際頂級水準。
可惜因為某位仁兄提出的造不如買的理論之后,再加上要改開,要支持兩個特區的建設。
所以給春城光機所的經費自然就少了,甚至還有人想要趁火打劫,把春城光機所搬到魔都去。
雖然只搬了一部分,但也給光機所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造成了人心浮動,氣氛崩壞的局面。
這種情況直到進入2000年之后,才稍微有所好轉。
因為這個時候我們要發展航空和航天事業,這時候發現,我們衛星和飛機上用的鏡頭不太行。
進口太貴,而且人家還不賣給咱。
魔都某所搞出來的鏡頭又實在不堪大用,最后才想起了春城光機所。
然后又是撥款又是那啥,結果人家也不負眾望,沒多長時間就給搞出來了。
這時光機所才又再度重回了上層視野,然后就從新開始給撥款建設。
不過光機所那十年主要任務,就是研發飛機使用的鏡頭,和衛星使用的鏡頭而已。
至于光刻機上面使用的鏡頭啥的,還真就沒研究過。
直到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之后,上面也漸漸發現了咱們在芯片制造領域的隱患。
然后才又給光機所下了新的任務指令。
然后光機所才開始研發起光刻機的鏡頭研發,終于在17年,在極紫外光EUV的光源這一塊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后在去年,又在45-22納米光刻機的曝光系統方面,再度取得重大突破。
正是在這種勢如破竹連續突破技術難關的情況下,日本人又動了小心思。
名義上是合作,其實也是想賤賣技術,然后打壓國產研發的意思。
另外也是包含一種破罐破摔的想法,如果人家看不上他們的技術,那他們干脆就無償轉讓了。
干脆一次性大大方方的出售,然后多換點碳納米管芯片回去,還有就是一些軍用級別的芯片回去。
因為軍用機別的芯片始終是他們的遺憾呢!
不為別的,軍用機別芯片雖然對精度要求不高,但對抗干擾能力的要求,那是極高的。
所以和普通民用芯片比起來,那完全是一個不同的領域……
所以最近春城的科研系統,可以說是一派繁榮。
原本上面給的經費有點緊緊巴巴,可是突然來了一伙日本人,可是出手大方。
要求合作,還轉讓了一些技術給他們,讓他們在14納米光源系統這一塊的研發,有了重大突破。
要知道以前,光是靠他們自己,怎么也得幾年的時間才能突破的。
可是現在這個過程,最起碼縮短了一倍,甚至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