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春城光機所的突破,可是讓國內諸多芯片廠是喜出望外。
要知道此前,我們的光刻機一直不能有所突破,其實主要一點,就是在光源系統這一塊。
而整臺光刻機的光源,時刻,到曝光這一塊可是要集成成為一個系統的。
就比如一套光刻機的整個曝光系統,其中就需要米國塞默的光源,德國通快的激光器,和德國蔡司的鏡頭等等。
而這些品牌,無論哪一個單拿出來,那都是各自領域的大拿。
而咱們就只能靠春城光機所一家單打獨斗而已。
而且要說經費這一塊,咱們就比人家差的更遠了。
就說春城的光機所,去年一年的經費才不過33億軟妹幣。
比如上述巨頭,那可以說根本連人家的一個零頭都比不上。
就說塞默這做極紫外光光源的,一年的研發經費都不止33億美元,至于利潤那就更不用提了。
這三家里面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德國的蔡司,而這家一年的凈利潤都不止三十三億美元。
而和他們比起來,咱們的春城光機所,那可真是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了。
才33億軟妹幣的經費,不光要做飛機和衛星的鏡頭。
還要做光刻機的曝光系統,這可真是把人在當那啥來用。
而就是在這樣不太高的條件的支持下,春城光機所硬是攻克了28納米光源的曝光系統,并且能夠做到量產的水準。
其實早在兩年前,咱們就已經攻克了28納米芯片制程技術了。
但就是這良品率一直上不來,特極點和三桑在這個級別芯片的良品率這一塊,都已經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了。
可咱們通過兩年的努力,也就是看看把良品率做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而有了春城光機所這套光源的加成,咱們的良品率那自然是大大有所提升。
雖然還不能追上特極點和三桑那種百分之九十左右良品率的程度,但最起碼是把咱們和那兩家的差距又拉近了一步。
而之所以還有差距,就差在其他加工過程的工藝上了。
么得辦法,雖然芯片基本都是靠高精尖的設備生產出來了。
但其實中間很多關鍵的地方,還是要靠人的。
而咱們就是在這個加工做成中,很多步驟,都缺乏關鍵的人才。
這也是咱們真正缺乏技術型人才的地方。
而這次有了日本人的出手,春城光機所這一塊,是把光源系統的生產制程又提升了一倍。
完成了28納米制程,向14納米制程的一個大跨越。
看似只是制程提升了一倍,可實際作用那可就不得了了。
14納米制程的芯片,在效率上可是比28納米制程的芯片,要提升20%,而在能耗方面,則足足降低了57%……
如果這種光源系統要是用來生產碳納米管芯片,那就能足足把我們目前掌握的碳納米管芯片技術,在像前提升一代。
而且如果是碳納米管芯片的話,那14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可是要比28納米的碳納米管芯片,在性能和效率方面提升百分之四十。
至于能耗,那更是能足足降低百分之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