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他決定嘗試令換一家門庭了。
人家H公司那么高傲,最后都心甘情愿從星火科技拿芯片呢。
自己為啥不能?
最起碼這星火科技他是國內的企業,他也不想高通那么霸道。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這才有了布斯老總,最近一段時間的軟磨硬泡。
沒想到,還真的出成果了。
人家還真同意把碳納米管芯片供給他們了,只不過供的不是最頂級的28納米制程的芯片。
而是40納米的…
不過雖然是40納米制程的,但這碳納米管芯片的好處,那肯定是碾壓同級硅基芯片的。
布斯雖然有些失望,但也只能這樣自我安慰。
而這邊的何小君,如何能不明白布斯在想些什么?
最近一段時間,星火科技一直在上產能。
可誰都知道這芯片工廠的投資可是巨大的。
硅基時代如此,進入碳納米管芯片時代一樣如此。
想想看,英特爾在德克薩斯,建的那些芯片工廠,隨便一家投入那都是以百億美元為單位的。
沒有一個是低于一百億美元的…
特極點和三桑也莫不如是。
而星火科技投建的芯片工廠,那自然是更不便宜。
尤其是他們生產的可是碳納米管芯片,不是硅基芯片。
所以這里面雖然有一部分使用的工藝,和設備是相同的。
但卻還有將近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工藝,和使用設備,是不一樣的。
而這些工藝都要不斷的摸索,嘗試,然后完善。
生產設備也一樣,需要自己來研發制造。
這中間就有很多試錯的過程,而這試錯,那可都是需要成本的。
最后這些成本,都要攤入到研發費用里面去的。
既然目前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已經是獨孤求敗的地位了。
那星火科技這邊,也就不急于向前趕了。
按照他們的預計,在阿斯麥沒有研發出2納米制程的光刻機,在三桑和特極點沒有研發出2納米制程的硅基芯片之前。
他們的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還是這個星球上最頂級的存在。
以前他們以為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最多也就是和當下頂級的5納米制程芯片同一個級別。
可實際上在進行測試比對之后,他們才發現這28納米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其實是完全碾壓5納米制程的硅基芯片的。
因為碳納米管芯片在仿制電子逃逸,干擾,以及散熱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
所以這款芯片有著很深的潛力可以挖,尤其是他們那在不斷優化,碳納米管的排列布置之后。
這些工藝不斷改進之后,哪怕制程方面沒有突破,但28納米的碳納米管芯片性能卻在不斷提高。
目前他們的這個制程的碳納米管芯片不但,碾壓當下主流的5納米制程的硅基芯片。
甚至即便三桑和特極點,完善了3納米制程硅基芯片的制造技術,也一樣要跪在他們面前叫爸爸。
甚至他們最新一代的28納米制程碳納米管芯片下線之后,從性能方面已經完全碾壓了英特爾目前最頂級的14納米I9。
甚至可以碾壓他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