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導致了BB兩個品牌,在兔國的銷量差距越拉越大。
就比如去年,BMW明明感覺自己已經買的不錯了,在兔國的凈利潤已經干到了八十億元。
如果并入到他們全球銷量的報表里,已經占據了他們總利潤的百分之四十還多。
可是和奔馳一比,他們立刻就感覺滿嘴泛酸了。
人家奔馳,光是在兔國一地的銷量,就高達200億元。
而在全球范圍而言,這點銷量,也只占他們總利潤額的三分之一。
所以無論是在兔國,還是在全球范圍而言,BMW不管是從銷量還是從凈利潤上而言。
都是弱了奔馳一線的二級品牌。
這就讓BMW方面很是不忿了。
憑啥啊?
難道就因為你們的名字叫奔馳?
所以這些年來,他們也一直在尋求趕超奔馳的方法。
可惜目前,一直都沒有奏效。
原本他們認為,他們和奔馳之間的競爭,還會長久的進行下去。
可讓人想不到的是,突如其來的電動車大潮,是徹底打亂了他們的節奏。
奔馳在電動車方面,可能還有那么一丟丟的技術累積。
而且靠著百年老廠的品牌效應,他們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說不定,能夠在電動車大潮的沖擊下存活下來。
可BMW就不一樣了。
因為他們和奔馳的定位完全不一樣,奔馳老早就已經把自身的定位設定在高端,豪華,奢侈的行列了。
所以哪怕到了電動車時代,說不定還會有些喜歡他們定義的老古董,會堅持購買奔馳的產品。
可是BMW就不一樣了,他們以前給自己身上貼的標簽就是運動,和駕駛的樂趣。
甚至這一度成了所有德國車的標簽。
可問題是,電動車的性質,和燃油車完全不一樣。
電動車能帶給消費者的駕駛樂趣,和燃油車的駕駛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BMW主打的運動無非就是加速性能猛,提速快,底盤穩等等。
可這些特點,在電動車面前,可以說他們只有被吊打的份。
因為電動車靠電來驅動,電機的啟動和提速性能可比燃油發動機要猛地多。
這完全是兩款動力系統的物理本質決定的。
所以BMW那點加速性能猛,提速快的特質,在面對電動車的時候,只有被吊打的份。
在海外就曾經有人那特斯拉和BMW的M系列做過多次的比較。
最終的結果,就是BMW的運動車型,只有被特斯拉按在地上摩擦的份。
甚至別說是BMW了,就是保時捷也是一樣,只有被吊打的份。
所以這樣一來,BMW的自身優勢,在電動車面前就根本連個屁都算不上。
而沒有了賣點,你憑什么還要消費者為你買單?
可能有些人會說,那你BMW也進軍電動車啊?
事實上,他們也不是沒做過嘗試,很早之前,他們就曾經做過一個I系列的電動車產品。
結果在市場上,只有被特斯拉和BYD這種純電車企,吊打的份。
可以說他們I系列的銷量很拉胯,因為根本就沒法給消費者提供專業電動車的體驗。
所以BMW很著急。
這一點從幾天前,他們在慕尼黑車展上推出氫燃料汽車就可以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