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地方,深度一般都在一兩千米。
開采難度不算太高,每年適合作業的時間也比較長。
可問題是,以前咱們都沒什么合適的工具。
可是自從星火科技前段時間,展示了他們的機器人之后,上面就動了心思。
于是就聯合國內的幾所海洋大學,以及地質礦物大學。
結合這些機器人,以及當地的海洋環境,對海底礦物的開采,進行了多次模擬實驗。
要知道本來,咱們就有天鯨號挖泥船這種大國神器。
而這次咱們要做的,就是在天鯨號的基礎上,對海底挖礦機械進行改裝。
比如把天鯨號的挖掘鏟,怎么弄到海底可遙控。
然后這么收集海底的礦粉。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最后制定了一套初步的工作流程。
那就是先把天鯨號的那種挖泥鏟放置到海底。
然后開動挖泥鏟,把海底的礦床粉碎。
然后在利用大型抽吸設備,把粉碎的礦粉,抽吸到海面,撞到運輸船上。
過程看似很簡單,但操作起來,實際難度還是挺高的。
比如如何控制挖泥鏟的走勢,如果被卡主了怎么辦。
這時候就需要機器人來幫忙了。
以前那種簡單的小型機器人,肯定是排不上用場了。
而這時,星火科技研發的那種擬人形態的機器人就閃亮登場。
這些機器人由船上穿著傳感器的操作員來遙控操作。
而這些操作員,就是新時代的‘礦工’!
而這種全新的采礦模式,才只是一個開頭。
如果今后整套流程得到完善,那么這個采礦產業,注定會做大做強。
一旦咱們掌握了全流程的技術,那么這注定就是歐美資源巨頭的世界末日。
他們想要躺著收割咱們的日子,注定將要一去不復返了。
就比如鐵礦粉,價格在全球大流行病之前,也就是四十美元一噸,可現在最高都沖到過兩百美元以上。
而咱們這邊的專家就進行過估算,如果今后咱們要是掌握了海底采礦的技術。
那么鐵礦石的價格,咱們也能做到四十美元一噸。
這樣一來袋鼠那邊就必然要降價,甚至以后他都再也長不起來。
這樣咱們就有了可以和他們談判的籌碼。
而且隨著咱們開采技術的越發成熟,今后鐵礦的價格只能是越來越低。
最關鍵是,咱們在海底的采礦,可不僅僅是只能采集到鐵礦石。
還能開采鋁礦,銅,錫,石墨等等,數十種礦產資源。
這樣一來,我們就再也不用被各種礦產卡脖子了。
而且隨著咱們中科院,這邊已經發明了二氧化碳逆變成淀粉的技術。
隨著在這項技術上的深耕,等到這項技術,能從實驗室走向工廠之后。
咱們就再也不用為了糧食而擔憂了。
到時候咱們國內的土地,就真的可以全面停耕,休養生息了。
只保留一些經濟作物,和蔬菜,瓜果的種植。
另外可以大大提高牲畜養殖率,保證我們國民的蛋白質補充。
從今往后,糧食就是從工廠里生產出來的,而不再是從地里種植出來的。
有了這項技術的加成,咱們就再也不用擔心歐美在種子,糧食,等問題上面卡咱們的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