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不過就是轉化了一個形式而已,以前的棒棒軍,變成了現在的快遞員。
而快遞員的工作性質,其實和以前還是沒有太多的改變。
小件還好說,遇到需要搬運的大件,同樣需要出體力。
而這時,如果能有一部外骨骼來幫忙的話,那快遞員們的體力付出就會少很多。
而且也更大程度的可以降低受傷的幾率,延長勞動的壽命。
而且這樣的體力勞動,在工廠里,農業范圍里,可以說都大面積存在。
所以從實際需求角度上來說,其實外骨骼的應用場景還是相當廣泛的。
尤其是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不說別的,就是一個養老就會需要大量體力勞動的存在。
比如很多老人年紀大了,因為疾病的緣故,導致臥床不起。
這個時候,如果能裝配一部外骨骼,可以幫助臥床的老人起身,到外面散步。
盡可能的減少肌肉萎縮,和骨質酥松。
你說這樣的外骨骼會不會有市場?
要知道大多數老人,開始變老,就是從骨頭承受不住身體的重量,不良于行開始的。
而如果有那么一部智能外骨骼,可以盡可能的幫助老人活動,延緩老人們的衰老。
你說這樣的外骨骼,會不會有市場?
這也是肖鋒給新發機器人方面提出的寶貴建議。
雖然只不過是一個小建議,可新發機器人這邊卻把這條件是視作珍寶。
因為這個建議真的太牛掰了,其實目前市面上做外骨骼的公司有很多。
市面上也誕生了一些相應的產品,可如果說把外骨骼大面積推廣開來。
市面上目前看來,還真沒幾家公司能做到的。
這主要就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太好的發掘出,外骨骼的應用場景。
說白了,就是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來研發,也不知道,研發出外骨骼到底給什么人用。
而肖鋒給新發提出的這個意見,是讓新發機器人感覺自己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寶藏啊!
是啊!養老產業,這不就是我們將來最火熱的一個產業嘛!
可惜以前,我們從來沒想過把智能化,和外骨骼應用到這個市場領域去。
以前我們總把人口老齡化當成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然后都在研究到底該怎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總是把隔壁日本的事情,當做是例子,自己來嚇唬自己。
總覺得,完犢子了,咱們早晚也有像日本人那樣的一天。
而日本現在什么德行?現在因為養老金不夠用,已經把退休年齡延長到七十歲了。
甚至有些日本公司,已經開始不得不考慮,解除招聘的年齡限制了。
而我們這邊呢,目前也在研究延長退休年齡的事宜。
可問題是,我們又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而且還有很多中年人,到了三十五歲之后就要失業……
可最大的問題,還是當這些人老了之后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