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通只要沒死,他的十個兒子非特旨不封爵,他死后,嫡長子才降等襲爵,其余兒子皆不封。
襲爵始給爵位永業田。
一次性削了五十八個王,再加上玄武門當天殺掉的齊王元吉,以及他和建成的共十個兒子,朝廷將實際減少六十九個封王的實封、爵位永業田開支。
這些加起來,差不多四萬戶,外加近四十萬畝爵位永業田。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一年將為朝廷拿回幾十萬石的糧食和十幾萬匹絹的進項。
“諸王實封租調食半,功臣實封三之一入封國,三之二入官府。庸歸朝廷。”
親王的八百戶,郡王的三百戶實封,也只能拿一半租調收入,庸歸朝廷。其它實封公侯伯子男的實封,則只能享受三分之一的封戶租調,三分之二則歸朝廷所有。
“每戶以三丁為限。”
本來宰相們還打算參考魏制,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的,最后還是李世民考慮到實封功臣其實并不多,所以也就不再細分了,統一是三分食一。
但還是把庸全都收歸朝廷,封侯們只享有封戶的租和調,也就是本該交給朝廷的粟和絹。
每戶的丁口數則從原來最高上限七丁,改為上限三丁。
那些娃娃堂兄弟們、侄子們,李世民這次是一次擼到底了。
不過考慮到他們也都是皇族宗室,因此李世民最后打算給這次除爵不封者,另授以勛官或散階,也算是給予一些安慰,同時給他們按勛爵賜給永業田,以為補償,但也須成丁之后方授。
大唐的爵位,雖非漢晉時的國之重器,但也將不輕易授人。要授,也只是授虛封爵。
虛封爵跟實封爵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套東西,僅相當于一種階銜加官的東西。
顯德殿里,一份全新的大唐爵位制度正在完成,而秦瑯這位實封翼國公,此時卻依然還在渭北白渠邊。
秦瑯在張振家只了兩天后,便告別他去了自己的莊園,秦家在白渠邊有三千畝地,不過因為白渠邊的地富庶,所以這三千畝地也是分成了數塊,最大的一塊地是三百畝,也是秦瑯在白渠唯一的一個莊園。
莊子距離三原縣城不過數里,旁邊的莊子是他在平康坊的鄰居李靖家的。李靖這個莊子是他的祖產,他家本就是三原人。
在察看田地的時候,恰遇到以一條水渠做為界線的鄰居李家的女主紅拂女也過來。
“翼國公怎么也下地來了?”紅拂女經常會來莊子上呆一呆,這塊地變更到秦瑯名下,她還是頭一次見到新田主呢。
一渠相隔,兩家莊子上的管事把頭們,正提著鞭子在指揮著奴隸們干活,相比起張振他們家得靠人力耕種,李秦兩家的莊丁們則趕著馬耕地。
雖同樣遭受到了突厥人的入侵,但這些大戶人家無疑自保能力很強,他們及時的接到消息,第一時間撤入三原縣城,把能帶走的東西都帶走了,因此損失并不大。
甚至突厥人來時,李家和秦家的管事,還派了人留守莊子守衛,有土墻莊門莊丁守護,莊子幾乎沒遭遇什么破壞。
“想不到張娘子也來地里呢!”秦瑯笑呵呵的叉手見禮。
隨著這次戰事的結束,李靖也將迎來事業的春天,他在之前對抗突厥的表現中,很得李世民滿意,雖然之前上表要攔截頡利不許,但李世民還是覺得李靖可用。
據秦瑯的內部消息,李世民正醞釀著讓李靖接替杜如晦任兵部尚書之職。
“我聽說你家莊子今年好像不打算種麥子?”
張出塵頭系抹額包巾,一身布裙,倒像是個地主婆,手里還提著一把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