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響起,秦瑯沒有拖課的習慣,馬上下課。
學生們起立,一起躬身喊先生再見。
走出教室,秦瑯遇到了李綱。
八十多歲的李綱已經走不動路了,皇帝特批,許他坐轎。這是極高的榮耀,要知道,在唐朝,就算是宰相們,要么騎馬,要么坐馬車,但沒有人坐轎。人力抬的轎子,是有嚴格等級限制的,只有皇帝皇后有資格坐,或者是年邁的宰相大臣特旨賜給資格才能坐。
李納不再兼任崇賢館學士,但還是太子少保、太子詹事,名義上東宮官僚的一把手。只是這位現在一兩月都難得來一次東宮。
今天居然坐轎來了崇賢館。
“老夫自知時日無多矣,這生歷經北魏、西魏、周、隋、唐五朝,從興盛到戰亂,又由亂到治,再由治到亂,然后再歸于治,八十年里,治亂循環往復,苦的卻是天下黎明百姓。”
白發蒼蒼的李綱拄著龍頭杖,看著面前的這個年輕人。
“你剛才在課堂上關于佛家的那番話,說的很有道理。我要走了,之前一直還有些掛念的是太子,我這生教導了三位太子了,加上教導的親王,可以說教了一輩子人,可沒有一個有好結果的,我時常懷疑我自己,如今我在長安郊外都能聽到百姓們稱頌太子承乾的仁慈之名,深感欣慰。”
“亂世結束了,盛世即將到來,李老,我們如今有一個好皇帝,也有一個好太子,大唐將重啟華夏盛世!”秦瑯道。
“可惜我看不到那天了,但我想象到了。”李綱伸手出,秦瑯趕緊上前攙住,“三郎啊,太子品性純良,要好好教導。東宮有于志寧等正直之士不少,只是他們雖然正直,但有時又近乎迂腐,老夫以前也跟于志寧他們現在一樣,認為對于儲君要多諫多規,但我現在才明白,光是規諫是不夠的,東宮還需要你這樣年輕有活力的人輔佐,相輔相成,才行。”
李綱耿直了一輩子,輔佐的親王太子數位,可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以前他當然不覺得自己有什么問題。
甚至認為他教出來的太子如楊勇、李建成都是很不錯的,可人之將死,反倒把很多東西看的透徹了。
他現在不得不承認,他教出來的學生,終究還是差了一些。
“我以前一直沒有明白一點,我教導的是太子,是國之儲君,是將來的皇帝,所以我犯了許多錯,走了許多彎路。做皇帝,不是做圣人,我錯了。”
“李老也沒錯,皇帝是一國之君,若是國君品行道德不行,那就是天下的災難。”
“事有經權,學有道術,只注重道而不重術,也是不行的,不可偏廢,我以前就是忽略了術,只教道,這才有了我的前兩個太子學生都最后被奪嫡而死的悲慘結局,是我這個老師害了他們。”
“今后東宮里,于志寧他們教承乾大道,你教承乾術法,有道有術,如此承乾之位無憂也。”
李綱說完這些后,給秦瑯留下了一幾箱書籍,“這些都是圣賢之書,經典大道,我知道你不學有術,但有空還是要多讀讀書,術道不可偏廢,否則路遠難長。”
“承乾就交給你了,保住承乾,就是保住了大唐,記住!”
說完,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便轉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