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豬場,便能看到有一群人正在忙碌著。
他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明顯早就已經是熟能生巧了,有人專門負責抓豬,有人則負責下刀······
“豬為何要閹呢?”承乾好奇的問。
“閹豬的好處很多,一來去勢后的豬長勢快,尤其是公豬被閹長大后就不會發情起騷,我們的豬都是欄養,一欄要養多頭,不閹的話這些公豬長大了就不安份,既容易打架受傷,還容易騷擾其它母豬發育。”
“再一個,沒閹的豬吃的更多,但卻長的慢。然后沒閹割的豬,品質也不好,口感味道都不如閹過的。”
對于豬場來說,目的就是快速育肥出欄,所以養的時間越短越好,而豬肉品質好味道好則能夠提升價格。
秦家養豬場的豬是純圈養,不會如其它豬場一樣,一年還要放牧幾個月,而秦家的豬只養五到六個月就出欄,時間更短,但秦家的豬出欄時卻比普通豬要肥要重,甚至品質味道更好,關鍵還是在于養殖的方式,而閹割就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閹豬的師傅手藝很好,他們整天閹豬,熟練的不能再熟練,而秦瑯對這些手藝人也不錯,不但有挺豐厚的月薪,甚至還給提成,每閹一頭另給多少錢,并讓他們帶學徒,帶學徒秦瑯還另給他們一份補貼。
所以這些師傅都愿意多帶學徒,更愿意多閹豬,尤其是閹割好沒傷亡還能再得一份獎金,雖然不多吧,可積少成多不是。
秦家的養豬很專業,有專人負責選種育種,有專人照顧母豬,有專人閹豬,有專人養生豬,有專人洗欄,還有專門的獸醫。
“這只豬好小啊!”承乾看著那師傅熟練的把一只小豬崽提起,不由的道。
“豬崽出生十天到兩個月,其實都可以閹割,甚至再大點也沒關系,但在十天到半個月時閹割是效果最好的,這時閹割恢復最快,影響最小。”
師傅一刀劃過,然后兩根手指一按一捏一掐,頓時兩顆豬卵就被掐了下來,扔進了旁邊盆里,再隨手在傷口涂上特制的藥物。
一個學徒從師傅手里接過閹好的豬仔,送到一個臨時的豬圈靜養幾天。
“其實不僅公豬要閹,母豬也要閹的。”
秦瑯告訴了承乾一個讓他十分驚訝的內幕。
在秦家的豬場,小豬崽生出來后,待到第七天時,就要開始選出一些做為公豬和母豬,這些是不閹割的,留著育種。而剩下的,不論公母,都是要經過一次閹割手術的。
公豬不僅要割掉兩個蛋蛋,還要把那精索割斷,使其徹底失去生育能力。
相比起公豬閹割來說,母豬閹割要麻煩一些。
“母豬又為何要閹?閹什么?”
“讓師傅告訴你吧。”
那老師傅并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太子殿下,也沒怎么在意,見秦瑯要看閹母豬,便讓徒弟抓了一只來。
他換了一把刀,把小豬按在地上,在肚子上劃開一個口子,然后用那刀的另一端的鉤子伸進去,鉤出了一塊肉來。
“這是啥?”
“母豬的卵巢,就是懷豬崽的器官,割掉后這母豬以后長大即不會發情,也不用擔心懷崽,只會專心長肉。”
承乾還真是頭一次見到這個,有些震驚的看著那老師傅一刀一個的把那些小公豬小母豬給絕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