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著重了但是這兩個字。
“六鎮起義動搖了北魏根基,隨之是東西分裂,周齊并起。當年不可一世的五姓也失去了在北魏時維持奕世顯貴的根基政治特權,而在北朝末年的東西拉據戰中,五姓七族的經濟與政治地位,與其它士族一樣開始破落。”
“到隋朝重新一統天下時,他們剩下的其實只是其擁有的深厚家學底蘊,悠久的文化傳統,以及崇高的社會聲望,還有他們強大的宗族勢力和廣泛的社會基礎了。長期的戰爭,讓他們其實已經遠離權力中心,他們也只能自矜地望,偃仰自高,在隋朝時五姓并未恢復北魏時的強盛,到如今我大唐時,其實也不過是冢中枯骨之余烈。”
“現如今,五姓七族,并不比裴薛柳,楊韋杜、蕭王謝強到哪去。他們也只能挾家學禮法之清,鄙視他族之濁,恃其族望,越發的強調五姓內部通婚,以此標新立異,傲視他族。”
“陛下就曾與臣言過,顧其世衰,不復冠冕也!”
秦瑯說了這么多,就是要告訴他們,不要跟皇帝的態度相背。皇帝都瞧不起這些人,你們也就不要瞎捧他們臭腳了。
要站穩立場!
門閥的根基還是政治,一旦被驅逐出政治核心,那么其它再耀眼的光環,也支撐不了多久。五姓七望,當年能夠真正甩開其它家族,靠的也正是政治上的得意,是政治上的地位,才讓他們超越其它士族。
而五姓七望,已經被逐出政治核心層好幾代了。
后來他們在初唐以后重又崛起,甚至實力更盛,也是因為他們后來靠著科舉中的優勢,代代高官宰相,重又占據了政治上層,這才有了后來五姓七望的再度輝煌。
說白了,五姓七家今天并不強,是他們祖宗很有名,如今都已經落魄了,靠著祖上那點余蔭在混日子而已。
朝堂上最強的是關隴集團,西魏北周隋再到唐,他們建立了四個王朝。而在他們之后,本朝軍功新貴們,也就是當年山東的豪強地主們,其實地位也遠高于這些山東士族,只是說新貴乍富而已。
“可士族風流······”
李泰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秦瑯駁斥,“風流個屁啊,他們真要風流了,那就又是魏晉時代了,哪還有我和殿下們的好日子?所以千萬要認清敵我,不要搞錯了。”
承乾倒是若有所思。
“老師言下之意,五姓七家是敵人?”
“現階段可以利用,但絕不會是自己人。”
九歲的承乾對秦瑯的話倒是深信不疑。
這時樓下。
所謂的五姓七家,或是四十四家之后齊聚,相互寒喧。
他們歷代聯姻,導致各家關系錯綜復雜,都是親戚,而且很難論的清輩份關系。
不過大家倒是態度一致,今天盧氏打頭,各家緊跟,都要讓自己家的才俊上臺,讓長安人,尤其是那些軍頭武夫、土豪地主出身的勛戚貴族高官們知曉下,什么叫千年底蘊,士族名門。
“盧公。”
這時醉仙樓掌柜的帶著幾個人過來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