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四十三都督府,現在調整為二十四都督府。
先是大都督府規定只由親王擔任,于是幾個大都督都降職或換職,擔任長史的都是皇帝信的過的人了。
再一個,并撤剩下十七個都督府,皇帝也直接來了個全面大調整,或是對調,或是直接派出自己的潛邸舊部去任職。
這么一通操作下來。
大唐邊境防御體系重新確立,府兵邊軍體系也明確了,另一方面,統兵的將領也都換成了自己人。那些武德朝的元老,或是當年半路歸降的雜系將領,李世民大多數調回了朝中,塞到十二衛府里去喝茶去了,不給他們實際統兵之權。
不得不佩服皇帝,手段還是很高的。
大都督們是二品,都督是原來中都督的品級,正三品。
每個都督府,下面都起碼管著兩個以上的邊州,并兼任本州刺史。
每個都督,都握著起碼一兩萬的邊軍。
本來秦瑯在那里喝茶喝的正香,結果就聽到皇帝突然提起,說要派忠心可靠又勇猛能干的大臣去邊境兼任都督。
這么重要的差事,居然還讓大臣兼職?
皇帝這是啥意思?
大都督你嫌級別太高權勢太重,讓親王遙領這說的過去,可正三品的都督,也不過是上州刺史級別啊,有必要也要讓朝中大臣掛職兼任嗎?
然后秦瑯就聽到李世民在那里點他的名。
“改雍州府為京兆府,雍州牧改為京兆牧,以皇太子承乾領京兆牧,以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師長孫無忌任京兆尹,以光祿大夫、太子少師秦瑯為京兆少尹。”
“秦瑯兼領勝州都督、刺史!”
秦瑯愣了一下。
一下子就又多了兩個兼職?
京兆少尹和勝州都督?
這是不是有點太兒戲了?
京兆少尹就不說了,兼職就兼職吧,畢竟都在長安。可是這勝州卻是在關內道最東北啊,在梁師都控制的銀州北面,也在頡利可汗控制的漠南汗庭的南面。
東面隔一條黃河是河東朔州,西面是毛烏素沙漠戈壁,北面也是黃河,隔河是河套的前套地區。
當然,在秦漢時代,其實從白于山以此到陰山以南的,整個地區,都是河套。
但如今的勝州處境可是很尷尬的,東面是苑君璋控制的代北之地,南面是梁師都控制的銀夏之地,正北是頡利可汗的汗庭,西北是郁射設占據的后套豐州地區。
北東兩面都是黃河為界,西面又是茫茫沙漠戈壁。
正因如此,之前突厥幾次南下,勝州都是直接失守。
只是因為這地方太窮,所以突厥人每次借路經過,南下敲詐完大唐后,便也不留戀,直接撤走送還唐朝。
但這地方實在太殘破了。
雖說也是個戰略要點,但因為周邊的形勢,導致這其實是一塊廢地。
要人口沒人口,要經濟沒經濟的,誰也不敢過去,去了沒多久肯定就成突厥人的奴隸了。
派到那地方去當官,那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上次突厥路過再次破城后,現在勝州已經好久沒有派官員去了。
連百姓都沒,派官員也沒啥意義。
可現在皇帝把勝州也設為都督府,還讓秦瑯兼任勝州都督,秦瑯感覺很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