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從諸部一帳抽一丁,到各處建牧場或是派到各牧場去為朝廷和皇家放牧,也是三年為期。
秦瑯提出要把所有內附胡人安置到陰山以北,李世民覺得這條不太現實。
如今大唐人口少,就算真有能力把這些胡人安置北遷,可豐勝順化云朔等地包括鹽銀等州,也一樣空虛,總不能荒蕪。
所以李世民認為還是應當折中一下。
對于這些內附胡人,可以推恩分封拆分,但不需要搞盟旗這么復雜,直接將這些拆分的部落,設為羈縻州縣好了。如郁射部分封十子為侯,劃十部,則每部編為一個縣,與其它內附胡族五六個縣編為一個州。
這些州縣為羈縻州縣,隸屬于安北大都護府下的正州之中。
羈縻刺史、縣令,由朝廷授封這些內附胡人首領擔任,長史、司馬、參軍事等則由朝廷派官擔任。
另一方面,也要人丁入籍,授分牧場,劃分邊界,禁止越界。
有糾紛爭議等,先由羈縻州審理,然后再上報正州衙門審核·······
安北大都護府下六正州,每州下轄四個羈糜州,每羈縻州下再轄六個羈糜縣,給這些羈糜州縣,明確劃分好界線,使的漢胡間雜居住。
皇帝有皇帝的考慮。
不過這個結果,秦瑯還是有些不滿意的。
這樣做,還是給他們太大權力了。
“陛下,羈縻刺史、縣令,必須由朝廷從諸部中選拔授封·······”
二十四羈縻州,一百四十四個羈縻縣,實在有些太多了,不過如果真能夠徹底的做到推恩分封,那么數量多些,倒也有利于削弱部落的實力。
只是依然有很多后患的。
可李世民已經覺得這樣已經不錯了,否則,內附的胡人估計就會不滿,要背叛,那么將來還如何招附東西突厥、鐵勒、吐谷渾等諸胡呢?
羈縻州刺史封侯,羈縻縣令則封伯。
朝廷不另給食邑,但對這些羈縻州縣制訂稅賦,規定縣中所得賦稅三分,一分歸縣封伯,一分歸州封侯,一分入國庫。
“你覺得秦國忠會愿意接受嗎?”皇帝問。
秦瑯對秦國忠還是比較了解的,“陛下推恩分封,一次授封他十個兒子皆為侯爵,又各授刺史之職,他豈有不愿意的?甚至他的孫子孫侄們還能封伯任縣令,有六十個伯爵、縣令位置呢!”
秦國忠當初歸附朝廷的時候,只怕也根本沒有想過大唐能夠這么迅速的控制河套,甚至直接讓頡利都跪伏,所以他原本可能還打著抱上大唐粗腿,然后繼續控制著豐州,跟頡利叫板,過他逍遙日子呢,可現在這種局勢變化之快,快到郁射設根本沒的反應的機會,他現在除了接受大唐的安排,沒第二條路可走。
大唐的安排雖不如他曾經的打算,但也還算可以,因此他不可能抗拒的,只能接受。
“好,這事就由你去跟秦國忠說明,讓他召諸兄弟、子孫等入京受封!”李世民倒也直接把這任務交給了秦瑯。
秦瑯應下。
雖然現在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但總比朝中溫彥博等人提出的要把內附胡人安置到長城以內,甚至安置到關中、河南、河北去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