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與朝中當紅寵臣秦瑯結交,老馮很欣慰,秦瑯是參政,太子老師,皇帝女婿,深得皇帝寵愛。而秦瑯的老子秦瓊現在更是軍方第一人,朝中唯一的三公。
有這爺倆在朝中為后援,馮盎終于能睡個安穩覺,而不用擔心一覺睡下就再不來了。
“三郎啊,你看這次陛下世封刺史,我老馮能不能也撈個名額,也為馮家掙個世封刺史呢?”馮盎問。
秦瑯看著這干巴老頭,不由笑了。
“耿公,您還需要這個?”
“這個好,這個才好呢。”馮盎很認真的道,馮家雖說是嶺南土皇帝,但土皇帝能拗的過長安的真龍天子?
中原亂的時候還好,可一旦如現在一樣強大起來,嶺南土皇帝們可就要吃不香睡不著了。若能得一個世封,那就意味著他們過去的那種割據地位再次得到了現朝廷的承認。
哪怕只得一個州的世封也好。
馮盎是那種果決的人,他知道有舍才有得。
秦瑯很佩服這老頭。
一般人,就算如寧長真這種老江湖,都只是因為一點貪念最后翻了車。寧家為什么每朝都要跟中央朝廷打仗?
皆因為每朝稍有點空暇的時候,就想要來整頓整頓下嶺南。
比如讓嶺南入籍納稅,派遣官吏,甚至是駐軍等等這些實際統治的行動,可每次中原朝廷但凡有一點這種苗頭,寧家輕則挑動俚僚作亂,嚴重則干脆自己舉旗造反。
總之,最后往往都是朝廷派兵來討伐,寧家拉著許多豪酋、俚帥跟朝廷打,仗著占據地利之勢,再加上嶺南酷熱的天氣等,最后讓朝廷難以速點速決,時間拖久,朝廷也只得妥協。
于是朝廷承諾放棄征稅入籍駐軍這些,寧家依然是實際土皇帝,于是寧家便也就上表歸降,繼續進貢等。
寧家跟朝廷玩過許多次這種游戲,每次得贏了。
可是這次跟大唐再玩這游戲,卻翻船了。
寧家還是不想放棄實際割據之權,可誰能料到大唐卻不是南朝那些皇帝可比的了。
寧長真舍不得放棄半點權力,于是最后連命都輸了。
馮盎卻是擅于判斷形勢,觀察大局,他這人能成為嶺南不倒翁,關鍵還是在于他順勢而為,從不強行逆流而上。
朝廷要把馮家和冼家控制的二十多個州,并省成幾個州,馮盎很聽話,朝廷要分出幾個州給其它人,馮盎也同意。
他一步步退讓,不輕易翻臉。
一個世封州就能滿足?秦瑯其實不相信,他更相信馮盎就是以退為進,是在試探朝廷的底線到底在哪里。
“這次朝廷重新區劃嶺南,馮冼兩家不也得了五州?這本就跟世封沒啥區別了,不是嗎?”秦瑯笑道。
“別說五州,就是這次能進入陛下的世封功臣名單,也得封到世封一州,我馮家就滿足了。”馮盎道。
秦瑯心想,你這話說的,你馮家滿足了那冼家呢?不也得給世封一州?
再說了,你家現在都實際控制五州了,朝廷難道只封一州?畢竟之前馮冼兩家控制二十余州呢,雖說好多州現在直接降為縣了,可畢竟馮冼兩家是嶺南最大的割據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