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封刺史每年冬得入京朝集拜見天子,而羈縻刺史,往往可能三五年甚至是十年八年才去一次長安,有的可能一輩子都未必去一次長安朝見天子,更不用納稅,送點土產朝貢就行了。
“陛下,若馮盎等蠻酋真想要世封刺史之名,朝廷還求之不得呢,世封了刺史之后,朝廷不也正好派長史、司馬過去嗎?甚至這些世封刺史的鄉民、侍衛家兵等,也都要嚴格編額限數的。”
秦瑯覺得,那些蠻夷首領未必都愿意跟馮盎一樣改世封刺史的。馮盎是個對形勢把握很敏感的人,但其它蠻夷首領們就未必了。
“跟馮盎說,也不用擔憂這擔心那的,只要他忠心耿耿,朕都會記在心里。長安也來過了,朕也拜見過了,就早點回返嶺南吧。”
“你跟馮盎一起回嶺南,帶上東宮旅賁南下替朕巡視嶺南,若是嶺南俚帥談殿之流,還敢繼續不服朝廷教化,砍下他的腦袋送回長安來給朕瞧瞧!”
馮智戴被皇帝留在長安。
李世民授馮智戴一個南衙十二衛中檢校右武衛大將軍之職,并且讓秦瑯暗示馮盎,若是馮智戴表現好,那么皇帝到時候可以考慮選一位縣主賜婚給智戴。
這其實也是告訴馮盎,馮家這位年輕一代的俊杰,短時間是不可能回嶺南了,甚至可能得等馮盎死了,才會放馮智戴回嶺南繼承家業。
“你這趟南下,可以順便去瞧瞧朕劃給你的那塊武安州封地。”
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揚州刺史長孫順德,廣州大都督府長史、廣州刺史高士廉,安南大都護法長史、交州刺史李大亮,這次也將一同出京南下赴任。
“給你半年時間,代天南巡。”皇帝拍了拍女婿的手,“北伐在即,六路大軍都在磨刀霍霍,朕不希望這個時候嶺南還生亂子。若是誰敢不聽話,那么等朕滅了頡利,便要收過頭來狠狠收拾這些家伙。”
“承乾昨天過來求朕,說想跟你去嶺南,亂彈琴,嶺南那地方,瘴癘橫行,承乾這么年輕豈可輕易涉險?”
“陛下,這絕非臣的主意啊,事實上臣對此一無所知,臣也堅決反對太子隨臣南下的。”
李世民嘆了聲氣,“承乾自從跟你一起讀書后,可是越來越膽大了些,可終究只是十一歲的孩子。”
“臣明白,臣回頭就去勸說殿下,讓他安心在京讀書、學習政務,習練武藝。”
“嗯,關于世封之事,現在朝中阻力很大,朕希望你這次南巡,可以考慮一下順便派人去封地經營一下,若是你這首封之地進行順利,也能成為個榜樣。”
皇帝對世封刺史一事,依然還是念念不忘。
“臣明白,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