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子們有些不太情愿了,左一個右一個的,一下子送出二百個。
可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的。
·······
距離納妾禮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武安州境內的諸溪垌、村堡倒也陸續有人前來。
“來了多少,還有多少沒來?又有多少還在路上的,有哪些是垌主親自來的,又哪些只派了人來,而又有哪些是帶了厚禮來的?”秦瑯在鎮南關的關城中,對阿黃問道。
“人來了不少,咱們關城現在很熱鬧呢,人來人往的,上次狠揍了金雞垌后,這威懾效果倒是馬上顯現出來了,武安州各方都接到了三郎你的請帖,交邕左欽等州也都有回信。”
秦瑯笑笑,“聽你這么說,意思就是還是有人不賣我秦瑯面子了?”
“蠻荒嘛,井底之蛙多的很,肯定還是有些愚蠢的家伙的。”
武安州地方很大,但是有七分都是山區,三分是沿海的平原。
山里多是俚僚,也就是百越之一,有不少是以前蜀王子建立的甌雒后裔,不過在中原人眼里,統稱他們為蠻,或細分為俚和僚。不少中原人眼里的俚和僚,也只是區別生活在深山或是山中丘陵平地的不同蠻子而已。
相比下,俚蠻相對熟點,僚蠻更生點。
當然,武安州也不僅是蠻子,做為交州之地,武安州雖說依山靠海,有大半地方是山區,可從秦漢到隋唐,這塊地方中原都是相當重視的,因為有海港,又有紅河三角洲平原,所以這里一直都還發展的不錯。
也因此,有無數的漢人遷民至此,漸漸的也就產生了許多漢人豪強,跟嶺南的馮盎寧長真家族等其實都差不多。
比如說漢末的士氏家族,也是祖籍中原魯地,后來南遷嶺南,再后來在漢末大亂中,趁機割據交州七郡,控制了交州四十年,直到后來被孫權攻滅。
而在南朝梁末時,交州也出現了俚帥李賁趁亂起兵,殺害南梁交州刺史造反之事,李賁建立萬春國,自稱南越帝,改元天德。
李賁的七世祖,就是來自于中原地區,在嶺南數代后,就成了交州有名的俚帥。趁亂造反,建國改元。
不過李賁遇到了出身于微末的陳霸先。
陳霸先被授為南梁先鋒,率軍南下交州平亂,打的李賁落花流水,最后被斬殺。李賁死后,其兄長李天寶率殘部逃到了林邑邊界,而南梁適逢侯景之亂,陳霸先率軍回師勤王,讓李天寶又有了喘息之機。
他卷土重來,再次奪取了交州大部地方,他自稱桃郎王,改國號野能國,他病死后,兩員大將趙光復和李佛子互相交戰,各自稱王,打了幾十年。
隋朝時,李佛子吞并趙光復地盤,自稱南帝。于是隋文帝楊堅派劉方為交州總管,率兵討伐,劉方大敗李佛子,將其縛入京師斬首,隨后又繼續南下,率隋軍攻入屢次侵犯交州的林邑國王都,將林邑國王室的黃金神主牌都給搶回了長安城。
從李賁舉兵反叛,再到李佛子兵敗投降,他們斷斷續續的在交州自立了六十余年,雖然中間幾度被陳霸先等打的落花流水,不是逃入哀牢國就是躲進林邑,前后歷經越帝、桃郎王、夜澤王、南帝,可也畢竟還是撐了許久的。
但不論是李賁還是李天寶又或是趙光復或是李佛子,其實他們雖被中原稱為俚帥蠻王,但都跟馮盎一樣是祖上從中原南遷的漢移民豪強。
李佛子雖然被斬也有三十年了,但交州依然還有許多李佛子趙光復這樣的漢人移民豪強,秦瑯武安州南面平原地帶,就是由這些豪強們控制著。
山里蠻子們不知井外天大,但沿海平原上那些漢移民,尤其是那些漢豪強們,難道還不知道他秦瑯此來?
這些人若不來,就不是傻,而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