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獲得的牛羊雜畜百萬計。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
如何安置這些突厥俘虜和降人。
有人提議如上次對郁設部等突厥人和雜胡的安置法一樣,但也有人反對,這樣的話,朝廷沒有能力安置。
因為今年頡利兵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北方的災情比中原還要嚴重的多,現在頡利敗了,突利降了。
東突厥完了,可這些突厥牧民是沒法在草原上過這個冬的,因為他們本就受災嚴重,加之戰事又讓他們損失不小。
朝廷要么把這些人扔在草原上不管死活,自生自滅,可這樣做的話,一來不符合大唐的身份,再者這樣做也有很大隱患,幾十萬突厥災民留在草原上,活不下去,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跑到南邊來搶劫。
沒了頡利突利,但誰知道到時哪個部落的俟斤、特勤會站出來扯旗呢?
別說草原上的突厥人餓急了會南下搶劫,就是中原向來溫馴的農民百姓,在大饑荒時,也一樣會扯旗造反,成為流寇草賊的。
有人說那只能安撫,甚至接濟一下,讓他們到更南邊,甚至是長城內來過個冬。
這就會有更多問題。
首先一個,之前奪的百萬牛羊,其實就是這些牧民們的財產,他們連人帶牲畜都落到唐軍手里,現在要把這些突厥人安置到長城內,這些牛羊不還得還給他們?
可大唐也需要這些牲畜啊。
不說突利帶著歸附的那些,就大唐俘獲的那十幾萬突厥人,現在就是個燙手的水芋。
怎么搞都不好弄。
十幾萬人啊,誰也不敢開口說弄死算球,或者說不管了。
那不是三五百,了不是三五千,是十幾萬。
李世民跟秦瑯雖然往來書信里也在討論這個問題,可畢竟相距五千里,書信再快,一個來回都得起碼近月的時間。
現在李靖等在塞北的將軍們,也只能先把那些俘獲的突厥人和他們的牛羊一起押到了長城北面腳下,暫時安營扎寨看管著。
而突利歸附后,本人入京面圣,自己的部落人馬,依然還留在草原。可災情嚴重,已經不少撐不住的小部落已經直接就往長城南遷了。
這么多人聚在幾千里的長城線上。
牛羊沒有草吃,牧民們沒有燃料,只能忍痛把牛羊一只只提前宰殺,凍在雪里,冰天雪地的睡著帳篷吹著風,吃著凍肉,撐一天是一天。
可突厥人中一股子情緒正在醞釀,若是不能改變目前這種局面,長城線上就要出事了。
“要是三郎在京就好了,好些事情,他總能有些不錯的辦法。”李世民感嘆著,雖然秦瑯已經上奏說動身了,可五千里路,一時半會也飛不回來。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除夕之夜合家團聚的日子,叔寶,你回家過年除舊迎新去吧。”
“陛下,年年都有年三十,年年都除舊迎新,今年臣就在這里為陛下護衛站哨。”秦瓊依然堅持道。
······
武安州,太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