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所說的甘松嶺是松州西面州界界山,因其高峻綿延,成為了天然地理分界,十六國時,這是吐谷渾與涼州的邊界。
又因迭山與岷山間的白龍江河谷非常狹窄,迭山南面屬地非常有限,所以在當時甘松山大部份都屬于南面的合川郡。
甘松山,以山上遍布甘松草而得名。
十六國前涼之甘松護軍,西秦之甘松郡,北魏之甘松縣,唐之松州,皆因此山得名。
松州城向北三十里,可沿著岷江支流羊洞河河谷,往西北而行,在曲折的群山間穿行百里過甘松山,進入到西面,可沿白河抵達黃河岸邊。
不論是拓跋部還是細封部,或是其它羌部,以往來松州去劫掠,都是要走這條路的。
這條路處于岷山和甘松山之間,沿著河谷孔道而行,地勢相對要好走些,也正因為這條路,才使的松州在歷史上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
“快到了!”把利步利回答,“請司徒放心,我們松州寨易守難攻,只要我們堅守不出等待援軍,不用怕他們。”
黨項羌,又自稱弭藥,游牧在積石山、西傾山、白龍江以南,紫(巴顏喀拉山)山以北,黃河和金川上游。
實力較為強勁,八大部落為首的黨項羌人,有數十萬口,也是吐谷渾較為密切的盟友。
這次黨項羌兩個頂級的部落,拓跋和細封部號召諸部出兵,一起來奪回松州。
面對這樣的進攻,把利步利認為要么趁早棄城逃去成都,要么就只能堅守不出了。
秦瓊卻讓家將秦猛取出一副地圖,這是他來到松州后,結合把利部的地圖,以及秦猛等人親自去打探查明的地形,重新繪制的一張地圖。
甘松山是松州西面屏障,甘松嶺隘口則是一段狹窄而險要的隘口通道,黨項人東來,必經此路。
“秦猛,你留守松州,我去甘松嶺迎接下我們的客人!”
“把利司馬,你可愿隨秦某前去?”
把利步利怎么也沒料到秦瓊居然在這個大兵壓境的時候,還要主動出擊。深吸了一口冷氣,把利步利覺得牙疼。
“司徒,咱們兵少,何不堅守待援?”
“把利司馬怕了嗎?若是怕了,把利司馬且留下來協助秦猛一同守松州城便好,我自去就是。”
把利步利感受著旁邊秦猛那殺人般的眼神,哪敢說不去。當初被俘后,深為感激秦瓊的不殺之恩,后來秦瓊還對他十分客氣,對他的部族親人也沒有屠殺欺凌,深深為秦瓊的個人魅力,以及大唐朝廷的強勢所震懾,最終把利步利還是決心就此歸附朝廷,向秦瓊效忠。
畢竟秦瓊也為他向朝廷請封一個縣子爵位和州司馬縣令的官職,并讓人送他的幾個兒子去了長安讀書,又親自挑了幾個他的孩子留到身邊做侍衛。
只是他也沒料到,拓跋和細封部這次反應這么強烈,馬上就號令出兵來奪松州了。
若不是秦瓊一意堅持,他都想跑了。
羌人對于背叛者,可是絕不留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