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刺史派人去向州中內附的游牧羌氐部落傳令。
老劉向秦瑯解釋,說雖然從北周起那些內附羌氐就不入籍不納稅,但也需要每年進貢一些麝香、甘松香和酥油,此外他們還需要擔任側近軍。
側近軍也就城傍兵,朝廷允許內附的羌氐們在州縣城池下居住,但若遇州中戰事,他們也要被征集為城傍兵,協助做戰。
這是幾朝以來的慣例約定。
相比起來,吐谷渾人對羌氐部落的稅賦則要重要的多,他們需要納牛腿稅,即所養牛馬得交四分之一做稅,還有受征出兵打仗的義務。
老劉確實沒說假話,他的人派出去,第二天便開始有羌氐部落的戰士陸續的靠近,許多內附部落聽說有敵來犯,甚至還紛份把老少家眷以及牛羊牲畜都趕到了城邊。
這些內附的部落基本上都是一些小部落,有的是在羌人內訌中兵敗后歸附的,雖說一個個都是小落,但內附大唐后,反倒是負擔輕的多,休養生息強盛起來。
幾天時間,有幾千羌人趕來。
羌氐都是全民皆兵的模式,老劉選出一千青壯男丁為側近軍,再選八百健婦為城傍軍。
秦瑯召見了這些小部落的首領們,對他們一番嘉獎,各自給了些賞賜,把從黨項人那里搶來的許多戰利品,挑出一些賞賜給這些首領們,然后又用戰利品跟他們做買賣,向他們采買牛羊等。
反正都是搶來的戰利品,也搶了不少,所以秦瑯出手也是豪爽闊綽,比正常的市價高了許多。
于是這些羌氐漢子們倒是個個喜出望外了,打仗之前先做筆買賣,爭相要賣給秦瑯牛馬駱駝等,秦瑯也是來者不拒。
疊州、芳州,數座州縣城外,聚起一支支羌氐,營帳連綿,牲畜成群。
羌氐們得了賞賜,拿了許多值錢的東西,秦瑯則得了許多牛羊牲畜做補給,皆大歡喜。
在第三天,席君買就從前方發回了消息,說吐谷渾人的前哨出現了,一直在附近轉悠,大軍應當快到了。
第五天,無素派了使者前來。
一個頭頂剃禿,耳邊留著小辮子的魁梧壯漢爬上獨山進入疊州城,原來的內城也是衙城,現在做了秦瑯的行營衙門。
“說吧,無素讓你帶什么話來?”
那使者向秦瑯叉手行禮,居然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尊敬的大唐衛國公,我為無素大王帶來問好,無素大王說衛國公應當對我們有些誤會,他一路追趕,就是想要當面澄清誤會,大王希望能夠前來疊州親自拜見衛國公,并當面澄清!”
秦瑯呵呵一笑。
“誤會?能有什么誤會?無素帶著千軍萬馬,在后面緊追不舍,這難道不是事實?”
“衛國公誤會了,我們吐谷渾向來是大唐西面最好的盟友,無素大王也是聽說衛國公與黨項人發生了點誤會,所以才跑來接應,并愿意替你們化解這誤會的。”
“盟友?吐谷渾難道不是我大唐的藩國附屬嗎?怎么自稱盟友了?”
“吐谷渾與大唐本就是盟友啊,當年武德天子派使者到伏俟城,與我家大汗約盟共擊河西李軌····”
秦瑯懶得聽這些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