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下的疊州,諸路大軍聚集。
雖遣散了幾萬歸附羌落,但疊州只是邊境下州,城小人少,秦瑯先前還燒火燒草,堅壁清野,此時數路大軍聚集,糧草也是個大問題。
牙城,秦瓊主持召開軍議。
秦瓊秦瑯爺倆外,張士貴、蘇定方、唐儉、鄭元璹、劉刺史等幾位外,梁建方、席君買、高侃、高甄生等大將也都在。
“該退兵了。”秦瓊開門見山。
這是秦瑯跟秦瓊事先已經商量好的,仗打到這個份上,還算不錯,見好就收。
“俺覺得何不趁勝追擊,如今咱們這也聚了兩萬多人馬,何不殺入黨項羌地,干到積石山去,把那不服我大唐的黨項羌都給干趴下,將那桀驁不馴的拓跋赤辭給生擒回來,順便,咱們還可以去吐谷渾轉一圈,問問伏允老兒,何得如此狂妄?”說話的是席君買。
戰前只是益州雙流折沖府的一個果毅都尉,那只是折沖郎將的副手而已,不過此次羌亂,他跟隨秦瑯軍中,千里轉戰,擔任先鋒,倒是屢立戰功,秦瑯的那本軍功薄上,席君買跳蕩功就立了兩個,先鋒功立了三個,二等三等立了許多。
這些軍功若是兵部審核通過的話,積功都有可能要升上一個柱國之勛,雖說勛官只是榮銜,也沒有職事,但想獲得高勛是十分難得的。
唐儉和鄭元璹這兩位國公都坐在那里不吭聲,他們是白來了一趟,功勞都是這些武夫們的,這趟是來招降,結果啥也沒趕上,現在這群武夫要撤要打,跟他們無關。
事不關已,高高掛起。
張士貴是在座中軍方要員,他也是官宦世家出身,隋末之時,年輕氣盛也在州中素有勇名威望的張公子也揭竿而起,拉起了隊伍,很快掌控了虢州,這可是河南要地,處于關中河東河南三道之要沖。
當時李密和王世充都想爭奪他的加入,可最終張士貴卻覺得這兩人都不是能成事之人,反而后來主動上表歸附了李淵。當時李淵正帶著兒子李世民李建成起兵太原,殺向空虛的關中。
張士貴的主動歸附,讓李淵喜出望外,封他為右光祿大夫,繼續鎮守虢州,牽制王世充和李密,他則繼續攻入關中。
待李淵稱帝時,張士貴已經打著李淵的旗號攻掠了潼關已東的大片地盤,在當時,為李淵解決了進攻關中時的后顧之憂,李淵當時便贊張士貴為三國時之趙云,并授封張士貴為新野縣公,隨后西秦霸王兵指長安,李淵調張士貴隨秦王李世民出征,這是他第一次歸入李世民麾下,雖然這一次是淺水源大敗,唐軍八大總管被擒,但張士貴的表現讓李世民看中。
而在當時,秦瓊還在李密麾下呢。
只不過淺水原之敗后,張士貴被調入建成麾下,直到后來中原大戰時,張士貴才又轉入了秦王府,只是那時秦瓊已經成了李世民麾下第一大將,張士貴反而不如秦瓊地位。中原大戰后,論功,秦瓊封翼國公,張士貴封虢國公。
而到玄武門之變后,張士貴擔任了左羽林大將軍,并成為皇帝玄武門講武堂的射術教官。
這次平羌亂,秦瑯是太子授任的西征主將,張士貴是副將。
他倒沒有如席君買他們一樣的樂觀。
“沒有糧草,大軍連在疊州都呆不下去,又如何征討黨項?我建成司徒之意,可先班師撤兵。等準備好之后,再說。”
秦瑯也點頭,“我們知道燒草對付黨項人,黨項人一樣可以用這招對付我們,我們沒有糧草就出兵,一旦深入敵境,而黨項人燒草,那我們到時就進退不得,太過危險。”
梁建方幾員戰將,倒是想繼續打仗,難得打的這么痛快,還立這么多功勞,大唐如今已經一統天下,這樣立大功的機會可不多了,沒有戰功,他們這些當年秦王府里的偏將們,就永遠追不上張士貴這些軍功新貴大佬們。
但秦瓊秦瑯張士貴這三位大帥都說要退兵,他們也就只能應聲。